懂得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越便宜的东西销量越大,越贵的东西销量越小”等,这是价格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然而,在我国市场中,这一原理有时候会失效,出现一些“反价格”现象。
现在的高端白酒身价动辄数百元上千元,但“喝的不买、买的不喝”却是众所周知、心照不宣、亦步亦趋的当下潜规则。即使涨价也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生产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去打造价位更高的酒呢?说到底,只要消费者有需求,不管这样的需求是来自于自用还是其他什么灰色用途,市场就会想办法满足这种需求,而这不是由企业决定的,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
在目前“以药养医”的总体格局下,利益渗透到医疗过程的每个细节,而在信息不对称且对其规制失效的情况下,药品市场“反价格”现象得以形成并逐渐加剧。由于我国对医生开取药方的医德行为缺乏相应的规制措施,导致一些医生为了自己和医院的利益而专挑贵药开,并常常超量用药。另外,药品生产企业虚报成本、药品广告信息及药品名称使用混乱等,这些因素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了“越贵的药越好卖”的怪圈。
奶粉价格主要依据原材料成本定价,但现在的情况是,进口的原料奶粉价格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洋品牌奶粉却依然敢以“成本压力”为借口再次涨价。谁都知道洋奶粉涨价是在搞“借题发挥”,但有什么办法呢?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品消费低迷,而属于刚性需求的婴儿奶粉市场相对较稳定,目前国内不少消费者的消费目标已大量转移到洋品牌奶粉。据海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共进口乳制品7.75万吨,同比增长39.4%。很显然,洋奶粉敢于不断涨价,凸显的是外资奶粉企业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有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我国市场存在的种种“反价格”现象,似乎是无法用一般经济学理论解释的价格悖论。但从经济学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依然可以找到“反价格”产生的内在原因。而这些看上去“没道理”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各自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