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问题多多
近日,中国保健协会对外公布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767个保健食品未能达到相关标准。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绝大部分是标签不符合保健品的规定。据了解,保健食品的标签是有严格规定的,标签上要注明产品的成分、原料、适用人群、不适用人群、规格、保质期、用量、服用方法等。而中国保健协会在这次调查中却发现,很多保健食品的标签不符合规定,大多只标明了保质期、规格和服用方法等。专家介绍,保健食品申报方面也与普通食品有着很大区别——保健食品申报需要20万元到30万元才能获得批号,而且程序复杂,需要1年左右的审批过程;而普通食品的申报过程则相对简单、快捷,不少食品生产企业于是擅自在普通食品前加上保健二字以投机取巧。
“这些打着保健食品旗号的产品无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虽然这些企业短期达到赚钱的目的,长时间必定被消费者识穿而最终被抛弃。”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表示。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一度高达数百亿元的年销售额,当时的保健产业被认为是朝阳产业。然而,近年来保健食品市场却面临着大滑坡,保健产业危机重重。一波接一波的保健食品热浪,非但没给行业带来繁荣,反而使行业陷入“短命”的怪圈。
有资料显示,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下滑,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不信任率也在逐年增加,使得保健食品正面临一场深重的信任危机。
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目前的“虚火太旺”,中国保健食品业到了必须“强身健体”的时候。
提高行业门槛
7月1日,事关保健食品市场命运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新《办法》对保健品的注册、功能与包装做出明确规定,从而提高了准入门槛。据业内人士介绍,新的《办法》首次取消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并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及宣称功能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的文字。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一些保健食品更像是药品,有的违规宣传产品的治疗功效,有的增加保健功能,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恶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加剧了保健食品的混乱状况。一些产品在以“天然、无副作用”等概念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却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对于保健食品监管上的混乱现象,中国保健协会表示,新《办法》的出台,使得行业内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保健食品行业相关的管理部门在管理及执法时将有章可循,并且在功能、生产、审批等方面提高要求。新《办法》使得申报保健食品环节比原来有所增加,申请程序将更加完善,也确保了市场上保健食品质量将会更安全,保健食品也像药品一样被纳入严格的监管体系。
淘汰机制形成
“新《办法》的施行,意味着保健食品的退出机制和淘汰机制开始形成。”业内人士表示,此前我国在保健食品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退出机制,也没有定期的监管检查,除非严重违法遭撤销,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长期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一旦拿到“批准证书”就可以长期持有,并无被吊销的风险。而事实上,由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受理范围、审评技术要求等作过多次调整,因此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有的功能、原料已不符合现行的规定。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家已批准了6000多个保健食品,但实际上现在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仅有1000个左右,大量的产品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假冒产品也充斥其中。
新《办法》实施后,保健食品的管理开始引入GMP认证制度,这就意味着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企业在申请保健食品注册时,必须对产品进行试验,否则不予注册。获得批准证书的产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后,申请人应当申请再注册。通过再注册,国家可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实施动态管理,并及时了解市场上保健食品的真实情况,清除一些不合格产品。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颁布的《办法》在严格核定申报和审批制度上都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设定了一个高门槛,能够有效规范目前保健食品行业的混乱局面,引导保健食品行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消费者认为,以药品模式要求保健食品的做法能够有效地把不合格企业淘汰出局。今后在市场上买到的将是放心的、有品质保证的保健食品,这无疑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