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辽宁检验检疫局出口放行动物源性产品批次和货物总值同比分别增长3.5%和2.9%,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降反升,逆市增长。与此同时,同期出口相关产品被国外检出问题或不合格通报情况,从2008年占同期出口的3.31‰降到2009年的0.89‰。“一升一降”,凝结着动检处全体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扶持外贸企业的“助推器”
辽宁局动检处党支部以帮扶优秀企业扩大出口为己任,在积极探索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大连獐子岛渔业公司是辽宁地区龙头企业,其贝类生产在全国占有主导地位。为推动两岸水产品贸易发展,动检处党支部一班人身先士卒,带领党员干部加班加点工作,组织攻关组,全面收集两岸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规范,认真研究我国活贝输入台湾的可行性,与企业共同研究运货线路,运货方式,指导现场监管,跟踪检查,助推大连獐子岛渔业公司活贝类首次输入台湾。在动检处的真诚服务和帮助下,大连雪龙公司牛肉首次出口朝鲜、大连龙城食品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大城食品(大连)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开辟新的出口市场,使低迷的出口企业获取了新的生机。
防范质量风险的“监视器”
食品安全无小事。为做到对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确保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辽宁局动检处党支部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以风险防范和控制为主要目的,逐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研判机制,通过风险分析确定重点进出口食品检测项目、重点监控品种、监管模式和频度。成立水产品风险分析小组,发挥系统内专家优势,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议,遇有突发事件,及时联络,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有针对性指导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同时,开通了预警平台,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个检验检疫人员和每一家水产品出口企业。针对出口食品品种不同、进口国家不同、生产加工企业状况不同等因素,探索建立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品种分级、企业分类、风险因素分性、监管方式分档的管理模式。按照进口国要求,把食品质量安全项目全部列出,把高风险因素列入检验规程,加强官方检查;把次级风险因素列入企业自检项目,指导企业进行自检;把低风险项目纳入官方监控,在实施监控计划中进行监测;把几乎没有风险的项目纳入企业自控,由企业进行自我管控,有效发挥了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维护产品信誉的“服务器”
2008年,我国辽宁等地区出口禽肉被日本检出禁用药物,一度导致日本开始实施对产自中国的禽肉制品实施命令检查,中国产品的国际信誉受到了严峻挑战,对出口食品企业影响很大。“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辽宁局动检处党支部组织大家举一反三查找隐患,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讨论会、走访重点企业、邀请专家讲学等手段,制定完善了30多个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和对进出口企业的约束。针对出口鱼片类多聚磷酸盐等添加剂超标问题,他们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主产区和生产企业进行蹲点排查,实地检查,突击抽查,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辽宁实际,制定了严格的控制和检测标准,有效遏制了问题的再次发生;针对大连一家企业出口虾类产品多次被美国、加拿大等错误通报检出禁用药物呋喃代谢物问题,他们多次深入企业跟踪溯源和试验调查,查阅中外文献,及时发现了呋喃西林代谢物检测存在的技术问题,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对外进行交涉,使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针对鲨鱼产品重金属超标被欧盟通报问题,检验检疫人员反复查阅文献和实际采样检测,得出多数鲨鱼翅等产品中的汞含量都会超过欧盟限量标准1.0ppm的结论,通过预警形式及时提醒企业,在欧盟没有接受调整标准的情况下,尽量调整贸易,指导企业主动规避风险,有效维护了中国产品的国际信誉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