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南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以制定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为重点,完善地方及企业标准20多个,建成“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南江山核桃、长赤翡翠米、南江马铃薯”等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其中:“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山核桃、南江长赤翡翠米”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除“南江长赤翡翠米”示范项目尚在实施中,其余3个示范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引进银花、茶叶、翡翠米等标准化生产线,打造“南江黄羊、南江大叶茶、南江金银花、南江山核桃、南江长赤翡翠米”等10多个特色品牌,先后获得有机、绿色食品和QS认证;成功申报“南江金银花、长赤牌翡翠米、南江山核桃”原产地域保护,南江大叶茶农产品地理标志正在申报之中。截止目前,南江黄羊标准化养殖饲养量达91万只、年产值近3亿元、全县人均养羊收入500余元;南江大叶茶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值1.7亿元,南江金银花标准化种植面积达25.4万亩、年产值1.5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480元,南江山核桃标准化种植达22.5万亩、年产值1.04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237元,南江长赤翡翠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值0.22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110元。
一、科学定位,精准立项,围绕产业抓示范
为实现农业大县向特色产业强县跨越的宏伟目标,南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特色开路,标准控制,品牌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思路,把标准化实施对象定位在“南江大叶茶、南江金银花、南江黄羊、南江山核桃、优质粮油”等特色支柱产业上,把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形式,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标准化技术规程运用于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包装的全过程。相继成功申报“南江金银花、南江黄羊、南江山核桃、南江长赤翡翠米”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成以赤溪为中心的银花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5个2万亩、以北极牧场为中心的南江黄羊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1个5000余只、以上两为中心的南江山核桃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4个0.2万亩、以长赤镇为中心的长赤翡翠米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30个15万亩,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建成茶叶、马铃薯、油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1.7万亩,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的全面推广。
二、党政重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强保障
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南江县形成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分工协作、企业农户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县政府及各示范乡镇成立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建立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了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同时,分别成立茶叶、金银花、黄羊、山核桃、优质粮油产业发展中心,推进各项目的实施。二是狠抓责任落实。制定茶叶、金银花、黄羊、山核桃、优质粮油《发展规划》,并在每年初下发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三是狠抓部门协调。以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经常召集质监、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相关部门,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集体研究解决的办法。四是狠抓与示范区农户的协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积极宣讲标准化种(养)植技术和利弊,培训科技明白人,增强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三、纵向联合,转化成果,依托科研制标准
坚持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标准,制定科技含量高的地方标准。在茶叶项目上,重点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省茶叶研究所、技术监督局。早在申报有机食品和QS认证时,就制定了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去年申报中国富硒茶之乡和今年申报大叶茶地理标志时,再次对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在核桃项目上,利用四川省林科院、四川省森防总站、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指导下的“南江核桃种质资源选择及繁育技术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核桃优良品种与选育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核桃果实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研究与推广”(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技成果,组织专家制定了《优质核桃种苗生产技术规范》、《优质核桃丰产培育技术规范》等4个地方标准;在金银花项目上,利用省农科院等单位的科研成果,组织专家制定了《南江金银花品种及良种苗木技术规范》、《南江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等6个地方标准;在黄羊项目上,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联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南江黄羊选育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南江黄羊高繁品系选育研究》获省政府三等奖。制定的《南江黄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南江黄羊品种标准》等两个地方标准中,《南江黄羊品种标准》被批准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南江黄羊繁育规程》、《南江黄羊饲养规程》被批准为行业标准。截止目前,共制订地方标准26个,收集沿用国家、行业标准141个,形成了金银花、黄羊、山核桃、翡翠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相衔接、相配套、科技含量高的标准化体系,且《核桃标准化体系研究》课题荣获巴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转变观念,优质服务,多措并举抓普及
依托南江县涉农部门、乡(镇)、村三级标准化技术推广网络和乡镇政府,全方位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让标准化养殖技术深入人心,全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组织质监、畜牧、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把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要领改编为广大农民易懂易记易携带的小册子,并纳入全县农民工培训授课内容;二是以每年开展的送科技下乡、农技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标准化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举办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宣讲农业标准化知识和信息,力求为广大农户至少培训1名能熟练掌握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技术明白人;三是在南江电视台开辟农业标准化专栏,邀请专家讲技术、讲防病防疫等,邀请示范大户谈经验等;四是组织标准化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养殖)现场指导,以标准示范带动周围广大农户严格按标准要求生产。近年来,共免费印发相关农业标准化技术资料30余万册,举办培训班200余班次、共培训技术人员5万余人次,培训农民20万余人次。
五、培育品牌,加强监督,全力以赴抓实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制定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出台奖励政策,要求各部门相应制定品牌培育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帮助、指导企业争创品牌。在生产过程中,全面贯彻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包装质量技术规程,严格执行肥料农药使用准则,病虫防治技术规范,实行全程控制。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提到了大幅提升和保持。“南江金银花、长赤翡翠米、南江山核桃”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南江金银花”获得第七届、第八届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云顶茗兰”、“云顶绿芽”系列茶叶获得AA级绿色食品认证;“米仓山”牌核桃、核桃仁获得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长赤牌”翡翠米、“亦奇牌”食用油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南江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和“中国富硒茶之乡”,被评为全省首批无公害羊肉、金银花、茶叶、翡翠米、猪肉、双低油菜等六个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县。
六、创新模式,多种经营,持续发展探路子
不断创新农业标准化发展模式,集中规模经营,有力推进了农业标准化进程。一是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标准+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南江长赤翡翠米有限公司、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南江隆兴食品有限公司、南江县巴山林产品公司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与各示范基地、示范户签订收购合同,初步形成原料有基地、加工有企业、产品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引导农户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销售渠道,建立内部生产管理自律机制,实行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标准化生产,较好地促进农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三是土地经营权流转,走集中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把分散的土地集约,推进标准化生产。元潭乡字库村推行土地“股田制”,引导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集中农户土地150亩,规模经营食用菌循环种植,入股农户年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南江镇黄金村按照“山上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开发,山下土地合股倒包经营”的共生模式,大力推进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组建黄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整理土地238亩,集中农户承包地546亩,立体规模种植葡萄2.5万株、优质蔬菜480亩,建成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长赤翡翠米业公司租用农田200亩,建立了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四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林—草—牧”模式,地中种植核桃、树下种牧草、地边轮坎种植金银花,既发展了核桃种植业、金银花种植业、黄羊养殖业,带动促进加工业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五是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发展积极性。出台优惠政策,实行以奖代补,重奖种植(养殖)大户,重奖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村、社干部和县级相关部门及挂联领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群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