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最近国家统计局联合新华信共同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报告中获悉,目前汽车行业景气仍处于下行通道,第二季度的景气指数较第一季度有所下滑,汽车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仍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撑。
二季度 信心指数有升也有降
报告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96.9,比第一季度的98.4下降了1.6点。这表明汽车行业市场运行状况的景气度仍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好转,行业景气仍处于下行通道。若考虑随机因素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则二季度的景气指数出现明显反弹,显示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推动汽车行业形势向好。由此可见,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比较显著。但是,有专家指出,未来如果政策的作用不能转化为行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那么汽车行业的总体走势仍将在低谷徘徊。
汽车行业预警指数是用以反映汽车行业运行所处冷热程度的重要指数。今年第二季度汽车行业预警指数为86.7,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上升了3.4点。根据预警指数各区间划分,汽车行业预警指数已由一季度的临界点有所上升,表明汽车行业景气状况有扭转趋势。
第二季度汽车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5.2,略高于第一季度的125。企业家信心指数反映了汽车生产企业对现有市场表现的满意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本季度汽车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上季度提高了0.2,这表明企业家对汽车市场仍持有较强信心,且乐观程度高于第一季度。
而二季度汽车行业经销商经理人信心指数为103.5,与第一季度相比降低了2.3。经销商经理人指数反映了汽车经销企业对现有市场表现的满意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这表明经销商对汽车市场仍持乐观态度,但乐观程度有所降低。
有专家将景气监测结果概括成三个特点:一是第二季度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进一步下滑,但是,包含随机因素的汽车行业景气指数出现明显反弹。在第二季度政策是构成随机因素的主要成分,因此,可以认为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是使汽车行业景气形势向好的主要因素。二是汽车行业预警指数止跌回升,同时,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企稳,生产、销售、利润、税金等各项指标均较上季度大幅提升。三是企业家和经销商经理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需要关注的是,第二季度汽车市场旺销的局面主要得益于政策的强力作用,汽车行业景气下行的内在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总之,在政策的影响下,第二季度汽车行业运行向好,产销双双突破新高,企业经营也出现好转,亏损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度也有所回落,汽车行业利润由同比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若剔除政策因素,从汽车行业本身的运行趋势来看,汽车行业景气状况仍处在下行通道,短期汽车行业景气度仍将表现较低数值,汽车行业本身并未走出低谷,仍需政府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季度 厂商信心指数有差异
对于第三季度企业家和经销商信心指数程度略有不同:
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显示:有6.2%的整车厂企业负责人预计第三季度本企业销量会“大幅增加”,43.8%认为会“略有增加”,认为会“持平”和“略有减少”的比例各占25.0%;而在库存方面,认为库存会增加、持平的比例分别为53.8%和46.2%。另外,在资金和融资方面,分别有超过9成的企业家认为第三季度企业会有充裕的流动资金以及良好的融资状况。在企业经营方面,多数企业家比较乐观。
而对经销商经理人信心指数调查显示:对第三季度经营状况的预期总体上低于第二季度,有3.3%预期“非常好”,29.9%预期“比较好”,49.9%预期“一般”,预期“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分别占14.9%和1.9%。在利润方面,认为第三季度将比第二季度有所增长的比例仅为19.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23.4个百分点。
专家预言,目前汽车行业景气并未触底,第三季度运行仍需政策扶植。预期第三季度汽车行业将延续第二季度的势头,景气状况将有望比第二季度提升,但提升幅度不会太大,企业生产经营将进一步上升。但对于出口和应收账款等指标的真正改善判断,仍应相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