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民生工程,针对新形势下医疗监管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焦点, 7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质监局组织召开了医疗计量管理工作会议。各县(市)局,萧山、余杭分局的分管局长、计量科长和所属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负责人,以及杭州市质检院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吕倩副处长首先分析了当前医疗计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是医疗计量工作作为民生计量工作的重点,国家重视程度和社会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二是国家财政部、发改委下发有关文件,要求逐步降低直至停止向医疗机构收取医疗强制检定费用,统一由当地财政予以保证。同时通报了存在的一些新问题:一是对医疗计量管理基础工作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各地医疗机构信息台帐信息和强制检定台帐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市质检院检定工作与县(市)局监管工作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县级技术机构医疗检定能力较为薄弱。对此,杭州市质监局就监管、检定、提升能力及检定费用的落实等提出一些思路和模式。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围绕思路和模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质监局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各地要积极与当地财政进行沟通,力争早日由当地财政解决医疗强制检定经费,二是要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以满足基层监管需求。
最后,卢建祥副局长作了讲话:一是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医疗计量是民生计量的重中之重,是计量人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应尽的管理责任。计量管理工作要“抬头看天”,要敏锐体会国家公共政策指向,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浙江省质监局“民生计量四进”要求,要“低头看路”,要善于剖析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抓紧时间,拿出措施,着力解决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管理台帐动态性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基层技术机构能力不适应基层监管需求等问题。二是要转变观念,强化保障。各地要积极与当地财政进行沟通,力争早日由当地财政解决医疗强制检定经费,今年市局安排的专项补助经费,由于种种原因不是长久之计,各地早争取早主动,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机制体制上为民生计量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三是要加强思考,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要两条腿走路,技术机构要好好考虑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为企业搞好服务,要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下动脑筋下功夫,使我们的技术机构走上一条协调有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