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规则、条例的数量来说,中国未必比一些发达国家少许多,只以逢年过节而论,禁令一个又一个,“禁止”、“不准”之类的词语几乎成了常用词,然而执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何以如此?我突然想起一则有关陈寅恪进清华园的旧事。
仅仅存在了4年(1925年~1929年)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培养了好多人才,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中清华大学当时聘用陈寅恪的例子,被许多人用来阐述人才与学位的关系。但我觉得,一些人把这件雅事理解得过于狭隘了。
据说,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要聘请导师,梁启超、王国维等先生已经到任。一天,梁先生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先生。曹问:“他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接着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名教授对陈先生的推誉。曹一听,就请。
这段趣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唐振常先生《半拙斋古今谈》中有《孤怀卓荦殉道真》一文,那是唐先生读了《吴宓自编年谱》以后的抒怀。文云,清华学校时属外交部,校长曹云祥乃外交部所派,不谙学术,曹云祥请吴先生任院长,吴先生只答应任主任。王国维、梁启超二先生,均是吴宓先生亲持聘书往谒请来。陈寅恪先生,更是先生所力荐,从国外请来。
此事确实使人感怀至深,应该成为今日学人的一面镜子。如果吴宓等先生见贤而不荐,假如曹氏蹇仄推诿,清华或可与一位大儒失之交臂。历史上好多机会不就是在毫无下文的“研究研究”中失去的吗?
不过,平心而论,曹云祥初期的那番迟疑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曹氏是外交官出身,而不是教育家,不了解陈寅恪不足为奇,说“这就难了”亦未必不是真情。一个单位聘用什么样的人肯定有一定的标准,有标准而放弃,比没有标准更糟糕。世上的事在有些人那里几乎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一切标准在权力、金钱、酒色之下都做了可怜兮兮的奴婢。相比之下,曹氏倒是有几分可敬。
细细思量,陈寅恪教授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其实有三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其一,吴宓、梁启超、王国维诸先生高尚的学术品格。他们推荐陈寅恪先生完全出以公心,是为学术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含一点私利,与胡乱称亲朋故旧为“杰出人才”的宵小行为毫不相同;其二,曹云祥校长对学者的尊重。首先是尊重举荐者,再次是对陈寅恪先生学术地位的尊重;其三,陈寅恪教授货真价实的出众才能。我们虽然不知道当时清华大学引进人才的细则,推想起来,对文凭严格限制的条文应该有吧,对有真才实学而无文凭者“原则上”如何如何的通融做法也应该有。标准是不存在错误的,关键是怎样鉴定无学位者的真才实学,进一步说由谁来鉴定才是重要的。陈寅恪的真才实学,世界一流大学对陈寅恪的重视,是陈先生走进清华园的关键。
现在不少标准都不错,但执行以后却往往走样变形,原因在哪里?实际上这不是标准本身的问题,而是执行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