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经济社会的的快速发展赋予了质监事业新的时代内涵,在这种责任和挑战面前,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局局长就要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依靠制度科学管理,锐意创新服务人民,推动质监事业科学和谐发展。概括地说,就是要做好“一二三四五”,即树立一个观念,搞好两个学习,树立三个意识,抓好四项工作,追求五个创新。
树立一种观念——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一名基层局局长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安于现状必然倒退。所以,能否时刻保持不发展就没有出路的清醒头脑,能否坚定不移地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能否用发展的眼光总结过去的工作、看清当前的形势、谋划前进的道路,是当好一名基层局局长的基本要求。
搞好两个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作为质监系统的基层局局长要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悟性。而政治的敏锐性和政策的熟知程度必须通过学习,要通过书籍、报纸、网络等不断加强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同时,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质监工作的新要求。
强化三个意识——民主意识、探索意识、勤俭意识。一是强化民主意识,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办事公平公正,才能促进事业健康发展;二是强化探索意识,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而探索是创新的前奏,我们监管领域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三是强化勤俭意识,只有勤俭才能节省资金,有了资金才能改善办公条件,改善队伍装备,加强技术力量,才能真正夯实发展基础,贮备发展后劲。
抓好四项工作——行风、队伍、安全、预算。“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统揽全局,就要抓死抓牢关键环节。一是抓好行风。行风代表形象,行风工作上不去,在群众面前就没有公信力,各项工作都将处于被动。几年来我们在抓行风上狠下功夫,几次修订内部管理制度,并且每年都与中层负责人签订行风廉政责任书。二是抓队伍。近年来,我们一方面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组织“能力大练兵”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大胆选拔一批年轻人充实到中层队伍、一线和关键环节中。三是抓好“两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充分利用区域监管的优势,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数据库。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全面实施“一书三进四定”的工作方法,实行分类监管和动态管理。现在,临清市已连续几年保持了“零事故”。四是抓好预算任务,确保事业发展有充足后劲。
追求五个创新——思路、机制、协调、服务、文化。一是在思路上要创新,理清一个好思路。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开拓服务点,拓展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在机制上创新。一方面要科学设置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们对全局业务实行综合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一个窗口对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调度,确保工作运转。三是在协调外部环境上创新。外部环境的协调主要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同地方政府协调好关系,我们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向市委、市政府勤请示、勤汇报、勤交流;二是把每月的服务工作形成材料月报,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三是每季度形成质量分析报告,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质量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在强化服务行为上创新。几年来,我们协调投资187万元建立了山东省唯一一家专门检测轴承的技术机构——山东省轴承质量检测中心;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电机检测室;购置电子检衡车,定期上门为企业服务。今年,我们又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临清市检验检测中心大楼,届时该中心将集食品、建材、化工、农机件、力学计量、电学计量等检测为一身。五是在文化建设上创新。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相继举办了“质监人永远心向党”文艺汇演,开展了廉政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形成“廉政文化长廊”,还专门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室和廉政教育室等等。
当然,每个基层质监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基层局局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工作方法,进而推动事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为山东省临清市质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