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0%。这得益于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也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的良好服务和大力支持。”广东嘉陵摩托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伟见到记者如是说。他谈起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的贡献如数家珍,推行合格评定、实施电子监管、就近报检和加快产地证签证周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快速出口等。
在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的时候,三水办事处一方面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帮助企业增强抵抗力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未雨绸缪,着眼发展抓服务,积极为企业做好长远发展的各项准备,为寒冬中的企业带来春的希望。
服务品牌培育。积极挖掘本地优秀外贸企业,服务其长远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帮助其培育、创建知名品牌,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帮扶企业建立健全售后服务质量体系,大力培育和塑造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他们创建知名品牌,走质量效益型的名牌发展之路保驾护航。嘉陵摩托车厂去年投产当年就以自主品牌“嘉陵”对南美出口20000多台,为了做好这个品牌的培育工作,办事处对该企业实行电子监管。为确保其品牌的美誉度,防止运输过程的风险,办事处还帮助该企业改进了包装形式,对使用的木质包装材料进行了细致的检疫处理。最近,该公司在又开拓了非洲市场。
加快通关速度。三水办在实施“6+1”工作制的同时还推行24小时预约报检和候检制度,实现了全天候的受理报检和施检。今年1~4月,三水办累计加班480人次。在佛山局卫检科、化矿科的密切配合下,实现往来港澳船舶卫生检疫“零候时”靠泊码头装卸作业,最大限度压缩船舶在港非生产性时间。随着候检、预约报检、视频监控等措施的不断完善,今年仅三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一直以20%增长;对此,三水港码头叶永权总经理由衷地感叹,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码头取得这样的业绩,离不开检验检疫人辛勤的付出!
送政策上门。今年以来,三水办继续加大原产地政策宣传力度,指导出口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和区域性原产地优惠政策,使三水出口产品获得更多国外减免关税优惠待遇,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欧盟零关税商品市场,获取更多潜在商机。1~5月, 各类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共753份、签证金额2151万美元。截至目前,三水区进行产地证签证注册的企业达90家之多。三水办将相关业务政策、便利措施等通过“检企”联系的电子邮箱发给企业,使他们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先机。并且积极配合佛山检验检疫局轻纺科、陶瓷科等,深入企业进行合格评定、分类管理、质量体系和型式试验等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和推广。
开展个性化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切入点,注重服务的有效性和细致性。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细致的数据分析,三水办根据三水出口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将其分为4类,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以及佛山科勒陶瓷、百威啤酒等世界知名品牌企业提供“贵宾式服务”,全程提供一对一、现场办公等优质服务;对好帮手电子等有较大规模且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机电企业实施“陪伴式服务”,把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口的全过程“走”一遍,找出与检验检疫相关的问题,逐一予以解决,检验检疫一家解决不了的,联合、协调其他部门共同解决;对佳利达、隐雪等有一定规模且具有壮大潜力的服装、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成长式服务”,主动为其消除、扫清成长过程的产品质量等问题,为其壮大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对其他企业实施“便捷式服务”。总之使三水每一家外贸企业都可以按照需要,在检验检疫机构得到个性化的、满意的服务。
健全了“检企”联系渠道。三水办还建立了检验检疫联络员制度,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企业60余家,与企业负责人访谈80余人次,将“检企”的联系人一一落实到位,确保办事处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主动、及时和全面的服务。世界500强企业百威啤酒落户三水后,要进口二十多种原辅材料,每种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和查验要求。三水办及时和佛山局动植检科沟通,明确了每种原辅材料在口岸的查验细则,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百威啤酒尚未投产时,三水办就提前介入,联系佛山局综合科、动植检科派专家深入企业,介绍办理出口卫生注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并帮助该企业整改,使产品能够顺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