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国质检系统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经验交流单位发言选登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交流主题: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履行职责 科学应对

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 齐京安

  自今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北京检验检疫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了北京口岸疫情防控任务的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自4月25日~7月15日,北京口岸共检疫入境交通工具9306架次/车次,检疫入境人员1505273人次。经北京局口岸检疫,现场排查8386人,累计转送定点医院或饭店1409人次,其中83名旅客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占北京市输入型确诊病例人数的43.7%。

  抓好六项保障 确保扎实高效

  抓好组织保障,确保指挥机制高效运转。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了领导带班、工作会商、24小时值守、请示报告等多项管理制度。北京局抽调3位党组成员、两位副巡视员常驻首都国际机场,分兵把守,现场办公,遇事及时协商,当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抓好人员保障,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全面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有效地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自国家质检总局4月30日确定恢复填写旅客健康申明卡后,北京局迅速组织动员,两天就组织抽调120人支援机场口岸一线,后又陆续聘用了约170人,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力量;同时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有12名年轻干部、18名小语种翻译人员以及90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充实到首都机场口岸。人员的及时补充保证了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既保证了严密监管,又保证了通关速度。

  抓好措施保障,确保口岸疫情有效防控。北京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口岸工作现场实际条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面的疫情防控体系。全面加强对入境旅客的体温监测和检疫排查工作,及时将有染疫嫌疑的旅客转运至指定医院;通过对健康申明卡的核查分析和整理上报,及时发现染疫嫌疑人员,并协助市卫生局及兄弟检验检疫局实现信息追溯;协调机场当局,对提前申报载有疑似症状旅客的航班,指定远机位停靠;全面加强对运输工具、货物及携带物的检疫监管,以及对口岸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同时,不断调整优化流程,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口岸疫情有效防控。

  抓好物资保障,确保防控措施有效实施。北京局及时为首都机场和北京西站口岸配备了49台红外测温仪、336把手持式红外测温仪、132个耳蜗式红外测温仪和20个口腔电子测温仪,进一步加强对入境旅客的体温监测;配备高速扫描仪、DVD刻录机等设备,及时做好入境旅客信息上报工作;在入境通道安装摄像头,实现对入境人员在入境通道的全程视频监控,并进行24小时录像,为口岸监控与后续追踪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抓好宣传保障,确保各项防控政策有效落实。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制作提示牌、机上广播等有效途径,北京局对入境旅客加强政策宣传,争取旅客的理解与支持,确保各项防控政策有效落实。

  抓好协作保障,确保联防联控机制发挥效能。北京局作为入境监测组牵头单位,加强与卫生、旅游、公安、边防、海关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构建全新的联防联控工作模式。特别是重点加强与市卫生局的密切配合,做好人员转送和信息采集工作。与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妥善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切实保证了联防联控有效落实。

  积累经验 毫不松懈

  前瞻性地开展工作。此次疫情防控不同于以往的口岸疫情防控和重大国际活动保障工作,“非典”疫情防控并未在口岸形成大规模人流、物流的压力,奥运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保障则更多地要求高效便捷。而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则是全球范围传播,由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十大最繁忙机场之一,人流、物流的压力非常巨大,既要严密监管又要快速通关的要求,给北京局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北京局从疫情防控之初就立足于建立长效机制,强调边实践、边改进,边提高、边总结,及时将防控工作的政策调整、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案例数据分析、以及物资消耗情况等相关资料全部收集整理,为今后应对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成熟经验。

  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局实行“一把手”亲临现场,靠前指挥;率先提出对重点航班实施100%登机检疫;对来自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航班指定远机位停靠;率先加强对入境健康申明卡重点核查,确保健康申明卡信息的准确;率先在旅检通道设置除中英文以外的6种语言的健康申明卡填写范本;率先以电子文本的方式向疾控中心传送健康申明卡,建立了快速合作机制等。这一个又一个的“率先“都是北京局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成果,对做好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为有效落实北京市联防联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北京局在防控工作中注重实干加巧干,在工作方法、监管模式、实现途径等方面,从细小的环节寻求创新突破。例如,借鉴兄弟局的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局工作现场实际情况,多次调整入境通道布局,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

  细致性地开展工作。在防控工作中,北京局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按照打造精品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准军事化管理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口岸基础建设。通过不断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落实责任制,保证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北京局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他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动力;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率先垂范,全局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保证;与北京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防联控,则是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证。此次防控工作锻炼考验了干部队伍。面对严峻的考验,北京局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防控疫情的素质提高了,经验丰富了,实战水平和实战能力大大增强。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北京局将在质检总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虚心学习兄弟局的经验,发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北京检验检疫精神,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积极推动“质量和安全年”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祖国60华诞献礼!

交流主题:全力促进广东外经贸平稳较快发展

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

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 李延辉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检验检疫局在国家质检总局正确领导下,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提出了“早起步、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效”的工作思路,全力服务广东外贸促进地方发展。概括起来讲,就是“三个创新”和“八个有效”。

  创新服务内容,及时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帮扶配套措施。制定实施了《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等8个文件、73项措施,明确了服务内容和具体措施。

  创新服务机制,为广东外贸企业应对危机提供贴心服务。年初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部门,责任到人,要求时限;组织企业走访活动,每月召开进出口形势分析会议研究帮扶措施;每月参加省政府出口企业现场会答疑解惑;建立了广东出口产品质量白皮书年度发布制度,构建了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与湛江等11个市政府、广东省公安厅等9个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服务平台。

  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开展了“危机服务”,实行“一对一”帮扶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的企业;开设了“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网站,与省政府“广东易发网”互链互通;指导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出口企业贸易谈判,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抢抓订单,扩大出口。

  通过“三个创新”服务,广东局服务外贸促进发展工作达到了“八个有效”。

  有效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圆满完成了第一批单位“回头看”,全面落实了广东局党组65条整改措施,完善了《广东检验检疫局工作规则》等38个制度。同时,按照“人人是窗口,人人是形象”行风建设要求,转变作风抓落实,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外贸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

  有效推进了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与广东省外经贸厅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操作指引》;先后派出3000名技术骨干对100多家“双转移”企业上门服务;全力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承接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汕头玩具等一批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广东省33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有效深化了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制定了《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导则》等6个合格评定程序;建立健全了出口企业分类管理、产品质量状况通报和检验鉴定机构违法处理等机制,加大了检验检疫诚信体系建设。

  有效帮扶了重点产品企业开拓市场。积极促进广东优势和支柱产业扩大出口,其中汕头、揭阳、顺德局检验出口玩具、鞋类、服装,分别同比增长27%、16.5%和54.6%。大力扶持广东美的、格兰仕、TCL等大型名牌企业出口。帮助22家企业获得出口免验资格;同时积极帮扶出口消费品企业开拓中东、非洲、东欧等新兴市场。

  有效促进了食品、农产品扩大出口。全面开展了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专项整顿,率先对进口食品、化妆品收货人实行了备案管理,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6月检验检疫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

  有效提高了外贸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1~6月共免费举办欧盟EUP指令、REACH法规等培训班746场次,培训人员2.15万人次;编写了《世界各国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限量规定》,填补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空白;完善了《标准信息快车》等应对技术壁垒工作;积极采集新兴市场国家标准,在全系统直属局中第一家拥有全套“南非标准”;完成国际标准一项、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240项;“监管电子化”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效营造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从5月1日起,在广东省内实行了出境货物跨辖区、跨关区直通放行制度,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出证放行”,提高了通关效率。截至6月30日,共有1.83万批货物实现了直通放行,涉及1939家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有效落实了甲型流感防控工作。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防联控。5月15日截获首例甲型流感病例以来,截至7月16日连续截获51例,为地方防控工作赢得了主动。国务院督查组对广东局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广东局服务外贸促进发展工作积极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去年4月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1次批示表扬,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批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围绕省中心工作,思考积极,服务主动,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广东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广东省的部署,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更加自觉地将工作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争在服务外贸促进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交流主题: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创新机制 再上台阶

厦门检验检疫局局长 詹思明

  今年以来,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结合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创新检验检疫业务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创新管理机制 实践高效服务

  为建立科学管理高效服务的厦门检验检疫业务管理机制,厦门局党组提出以电子化手段推动业务管理机制创新,着重从观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创新上探索检、政、企三方电子化的深度融合。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建立地方电子口岸与检验检疫、各类企业与检验检疫、其他执法单位与检验检疫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产品质量数据、物流数据、航班/旅客流数据等的采集或共享。

  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实行集中审单制度、简化内部业务流程环节、推行无纸化运行模式,有效提高口岸通关速度。

  不断完善国家质检总局电子监管系统功能的应用。对已有ERP系统的企业,研发合适的质控数据采集接口,与企业端申报系统数据对接。对无ERP系统的企业,研发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ERP系统,实现企业自身资源和产品质量管理,并与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数据对接。

  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数据和CIQ2000系统检验检疫结果数据的有效采集,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为上级决策及时提供有效依据。

  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业务管理中得到了分步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得到地方政府支持,有效利用地方电子口岸资源。研发并启用“海港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等7个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了对所有出入境集装箱货物全面监管,以及港区、堆场现场操作与检验检疫查验的有机衔接,大大提高了口岸的查验效率和疫情疫病检出率。

  内部流程再造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实行集中审单制度,提供24小时受理报检服务,使信誉好、诚信度高的企业的进出口商品通过审单指令,实现快速验放,通关速度比传统审单模式提高1/3。实行集中查验模式,对进口大宗化工、轻纺、机电、食品及动植物产品全面推行“港区查验为主、周边堆场查验为辅”查验模式,使通关时间从原来5~10天缩短到3天以内。实行厦门港区间检验检疫政策一体化新机制,使不同码头靠泊的进口木材、大豆、废物原料等实现海上直接过驳,货物通关时间每批平均缩短两天。

  实现部分企业建立ERP系统与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对接。提高企业申报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率,真正做到有效监管、快速核放、快速通关。

  创新监管机制 严把国门安全

  利用科技手段严防严控甲型H1N1流感。率先在全国应用出入境船舶AIS电子海图监控系统,研发并采用红外成像仪与视频监控集成系统,自行研发口岸核和辐射监测仪,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处置流程,实现对疫区入境船舶和人员的全方位、立体化电子监控。5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厦门海峡邮轮中心暨厦金航线码头出入境旅客检疫通道视察时,认为厦门局防控设备是先进的,检疫手段是科学的,服务是人性化的。7月9日,国务院第四督导组检查厦门口岸防控工作时,认为厦门局防控工作“组织动员好、措施落实好、各部门协调配合好”,做到了“科学、规范、高效”。截至7月17日,厦门局共发现发热或有症状者1056例(其中转送指定医院1052例),从厦门口岸入境确诊病例44例,厦门局发现并转送36例,口岸查获率81.8%。

  建立口岸与产地检验检疫协作机制。在厦门检区内建立入境货物口岸检验检疫与使用地监管、出境货物产地检验检疫与口岸查验监管的信息互通互联新机制,通过创建厦门局的“监管账户”平台实现出入境货物口岸与产地(使用地)检验检疫监管的无缝链接,确保检验检疫全过程监管的有效实施。

  优化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模式。结合保税区业务发展和物流的特点,对保税区入境货物的报检及监管模式进行优化,由原来的境外入区检疫、境内出区检验的模式调整为以“一线”集中报检及检验检疫、“二线”核销放行为主的监管模式。此举有效地保障了入境货物的质量安全,保障境内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快保税区入境货物的通关效能,实现“监管有效,方便进出”。

  创新对台检验检疫机制

  服务对台工作大局

  政策研究起步早。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厦门局适时出台两岸直航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今年得到全面落实,在两岸人员往来、交通工具、货物贸易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检验检疫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有效作为。

  研究机制有新举措。为加强对台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厦门局专门设立对台工作办公室;与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建立联合开展涉台检验检疫制度与技术支撑体系发展战略研究的合作机制;成立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厦门食品安全研究室,为下一步的对台检验检疫政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先行先试有新突破。该局赴台对29家甲鱼养殖场进行考核认可。上半年共进口台湾甲鱼卵25批1187万枚。在保税区对金门高粱酒提前实施酒类标签备案,上半年共进口22.6万瓶178万美元20种金门高粱酒,突破去年全年总量。对台湾水果采取“一门式查验+一站式放行”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上半年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203批、2676吨、货值214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203%、471%和296%。对台湾出口水泥采取“批量检测、分批监管”的特别措施,实现大陆输台水泥零的突破,目前已顺利出口台湾澎湖水泥8批、1800吨、8.98万美元。

  交流合作有新成效。利用“海峡论坛”等平台,加强与台湾检验检疫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在防控甲型流感期间,与金门卫生检疫部门建立了疫情信息沟通机制。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关心指导下,厦门局在业务管理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还有差距。厦门检验检疫人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彦涛 江琳 郭佳佩 李长春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