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质监系统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基本方针,紧扣防止和减少事故这一目标,立足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着力在解决工作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确保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态势。
突出重点抓推进
突出加大汛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以及公众聚集场所、全运会比赛场馆、宾馆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特种设备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危害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违章违规行为和设备隐患,督促使用单位做好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降温、防雷、防涝和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出动专项检查组43组次,检查有关单位104家,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74条,均及时下达了安全监察指令,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灾害防护。检验机构及时调整检验计划,对易遭受雷电、洪涝灾害的重点设备优先安排检验,目前检验相关设备179台件。对防雷、防静电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的及时下达检验意见书。
突出做好全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第十一届全运会将于10月11日至23日在我省举行,部分比赛项目将从7月下旬陆续在泰安举行。为确保全运会和全市全运期间旅游特种设备安全,泰安局早筹划、早部署、早介入、早行动,全力投入全运会安全保障工作。除继续加大车用气瓶整治力度外,还就电梯安全问题,组织泰山分局、岱岳分局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对各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电梯维修保养要求》进行再宣贯,再落实。开展电梯维保电子监管试点活动,加强对电梯维保现场的监督。开展电梯维保责任承诺制度,对各电梯维保单位实行维保资质备案,责任人员备案,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同时,该局还专门制定《第十一届全运会及全市全运旅游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按照“确保重点、全面防范”的原则,将全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范围划分为核心区(包括全运会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入住宾馆、定点医院等)、缓冲区(指“核心区”周边200米范围的区域)、外围区(指“缓冲区”之外宾馆、饭店、学校、车站、商场、游乐场所等重点场所的重点特种设备)。要求全运会期间核心区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缓冲区不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外围区不发生较大事故,全市不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同时,确定了各个保障环节的时间段和工作要求。目前,重点组织对核心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突破难点抓落实
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这一难点上下工夫。企业是安全生产第一主体。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是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如何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今年,该局把推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作为工作重点,采取措施强化推动。工作中提出“严管、重罚、多宣传”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所谓严管,重点是把好设备的“出生”关和“落户”关。对于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强化了驻厂监管制度,每台设备从设计、投料、加工、组装都有专人全程监督,凡是不合要求的设备一律不准“出生”。在设备安装、投用环节,强化了监督检验、注册登记制度,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现场安装监督和竣工验收,凡资料不全、安装不好、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一律不准投用,不予“落户”。所谓重罚,就是对涉及安全的问题,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法外施恩,一律严格执法,严厉处罚。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加重处罚。对于隐患不能消除的,坚决封停。所谓多宣传,就是加强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企业责任义务的宣传引导。工作中,除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外,还实行企业安全责任告知书制度,制定《泰安市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将企业应知应会的知识、应当履行的法律责任,逐一书面送达、告知企业,使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是企业经营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采取严管、重罚、多宣传的工作措施,营造了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良好氛围,维护了安全监管的良好秩序。例如,今年的设备定检率、报检率、人员持证上岗率等均明显提高,企业的工作积极性和配合程度明显改善,违法案件数量同比减少。
在车载气瓶监管这一难题上下工夫。帮助6家单位取得气瓶安装资格,解决了泰安市无合法安装单位的问题;帮助各汽车加气站完善规章制度,办理气瓶充装许可证,解决加气站主体不明确,部分加气站无证充装的问题;市特检院克服困难,投资100余万元,新上车载气瓶检验能力,解决了市内无检验能力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泰安市车用气瓶监管工作步入正轨。目前,已办理合法登记手续的车辆1200余辆,占所有车辆的80%以上。
开展安全监察集中创新和重点攻坚活动。针对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为彻底扫除盲区盲点,选择8项亟需解决的监管难点、弱点问题,在全市部署开展安全监察集中创新和重点攻坚活动。这8项工作分别是:规范电梯维保单位管理、试点停用设备验证性封存制度、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落实设备状态标识管理制度、换热站特种设备监管难点突破、冷库特种设备监管难点突破、完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完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考核机制以上工作将重点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力求形成一套规范的运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