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的2009年,对四川人来说,注定是繁忙而辛劳的一年。灾后重建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全省38个恢复重建重点城镇已全部动工,33个城镇将在今年底完成重建主体任务;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已累计开工项目674个;四川灾区永久性农房已开工重建125.06万户,其中在建22.22万户;开工建设城镇永久性住房14.16万套,占总数的45.16%。
灾后的2009年,对四川质监部门来说,注定是任重而艰辛的一年。据统计,全省3年重建将消耗建筑钢材3700万吨、水泥3.7亿吨、标准砖2100亿块、砂石10.7亿立方米。大量的建材需求为质监部门质量把关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灾后重建,质量第一。质监系统一定要履职尽责,为灾后重建提供质量保障。”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向社会作出铿锵承诺。在全国“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四川质监局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人为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标本兼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建材质量保卫战。
质量重建——主动履责严格把关
灾后重建建材质量牵动着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灾后重建质量强调:“越是加快进度,越要重视建设质量,不能因为怕花钱就降低标准,不能因为赶进度就忽视质量。”省长蒋巨峰在参加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来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如何确保建材质量,并在一个月内对灾区建材质量做出3次批示,要求“密切关注建筑用砖产品质量并采取相应保障措施,质监部门要继续抓好监督管理,及时查处不法行为,依法严惩,确保建筑用砖质量,保证灾后重建工程和城乡住房、学校、医院等重要民生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今年2月3日,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在《四川省质监局关于“帐篷新生活行动”产品质量监管情况报告》上批示:要确保产品质量,特别是塑料制品等的质量,使之经得起高原气候的考验,成为藏族群众放心喜爱的产品。副省长黄小祥在2009年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上要求:“全省质监系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主动履责,严格把关,确保灾后恢复重建产品质量安全。”
灾区重建建材质量更牵动着四川质监人的心。严把建材质量关,质监部门责无旁贷。四川省质监局把保质量、促重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灾区一线督促检查,筑起了灾区建材质量安全屏障。
组建机构——机制保障建材质量
去年底,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主持召开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加强建材质量监管批示的紧急会议,要求成立建材价格、质量、产能供给3个检查组。质监部门牵头成立建材质量检查组,针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会后,四川质监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与省工商局、省建设厅沟通协调,成立了以省质监局局长为组长,工商、建设、质监3个部门共同参与的5个建材质量联合检查组,开展实地检查核实。
半年来,联合检查组多次深入6个重灾区的10个极重灾县(市)和江油、汉源这2个重灾县(市)调查了解建材质量。采取与基层政府座谈、走访群众、明察暗访等形式,察看了80余家生产企业,60多个再建工地,近20个经销市场,暗访100余人次。检查组对各地的建材产品质量、价格,以及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市场销售情况、建筑工地建材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的专家们还把如何辨别建材产品质量、如何使用优质建材、建房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点知识,教给了正在进行重建的受灾群众。
同时,省质监局成立了由刘云夏局长为组长的建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迅速开展了钢材、水泥、电线电缆等7类主要建材产品专项整治。灾区部分市、州(区、市、县)根据工作需要,也都专门成立了以市、州(区、市、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建材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了层层管理、覆盖全面的建材质量监管网络。
知识下乡——科学指导灾后重建
科学重建,离不开知识的武装和指导。为普及建材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基层政府和企业质量意识,四川省质监局煞费苦心。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省质监局质量处组织建材、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奔赴什邡、江油、广元等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专题讲座”,并免费赠送了由省局编印的《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使用手册》,受到当地政府和各级重建部门及广大企业的极大好评。
截至目前,包括汶川县等极重灾区的10个县(市)和18个重灾县(市)的建设、质监、教育、卫生、工商、防疫等部门代表和300多个受灾乡镇的负责人,以及230多家建材生产企业、460多户建材经销商、1000多户受灾群众代表等3000余人接受了培训。老百姓识假辨假能力、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各级政府的质量管理意识、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管意识都已得到明显提升,“质量重建”意识正不断深入人心。
政策帮扶——恢复企业重建信心
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包括建材产品在内的许多生产企业带来严重的破坏,许多质量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都严重受损,为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的把关带来了不小的隐忧。
为准确掌握和了解灾区建材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的质量状况,省质监局制作了《灾区建材质量问卷调查表》,发放5万余份,全面了解了从企业生产、销售,到农户购买、使用和政府监管,以及与建材产品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准确情况。根据调查,省质监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帮扶省内建材企业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和话语权。
随着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的逐项落实和兑现,至今年3月底,已有57家建材生产企业新获生产许可证,20家企业新获得CCC认证。“质监添上一把火,温暖企业过寒冬”。省质监局的系列政策,让四川建材企业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质监人的温暖。
过程监管——筑牢建材质量防线
四川省质监局对全省水泥、钢材、电线电缆、建筑外窗、砖等3268家建材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及时把握质量状况。该局还帮助企业建立实施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增强企业质量把关能力,并对全省8类1500多家主要建材生产企业实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
同时,四川省质监局还加大检查力度和抽查频次。半年来,四川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826人次,检查企业2296家,查处案件391起,立案362起,查获产品货值金额794.635万元。重点对汶川、北川等极重灾区的10个县和18个重灾县的小钢厂、小水泥厂、小砖瓦厂等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打掉4个“黑窝点”。今年4月,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对崇州市通达建材厂、崇州市荣清建材厂进行了执法检查,查实了相关行政相对人的违法事实,目前,两起案件已移送崇州市公安局,由公安机关提起公诉。
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把关水平
与其他行政监管部门不同的是,四川质监系统有一支质量技术检测检验队伍,为建材质量筑起了一道最好的防线。
四川质监局党组深切意识到:要提升质量监管水平,必须痛下决心,克服技术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瓶颈。为此,该局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实验室和精品检测项目。
该局狠抓国家级和省级技术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已新批准筹建了钒钛、建材、光伏等7个国家检测中心,使全省国家质检中心达16个,居西部第一。同时该局还加强基层,特别是灾区的实验室建设,共下拨2400多万元的检测能力建设经费,拟定了建材检测设备1070万元灾后重建设备方案,目前大部分设备采购完毕。如今,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北川县、旺苍县配备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设备均已配置到位,大大提升了建材产品质量把关的能力。
“我们将做到建材产品流到哪里,监管力量就延伸到哪里,假冒伪劣就消灭到哪里,全力保障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建材质量安全!”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斩钉截铁的表态,是向四川省党委、政府和灾区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承诺的背后,我们又看到全省质监系统正奔忙在建材质量监管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