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卫生部、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鲜乳品抗生素残留量管理的公告(2009年第6号)》,要求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并从2009年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开始依法查处。一纸禁令让本来就不平静的乳业市场再掀波澜。尽管公告规定自6月30日起才对“无抗奶”销售查处,但是眼下各大超市卖场俨然已将“无抗奶”视为“眼中钉”,实行了紧急下架。
企业称对产品有信心
“下架合格产品是不应该发生的事。”完达山乳业公司相关宣传负责人谢女士对本报记者说,“尽管我们正在按照公告规定更换标识,但可以说‘标识改变品质不变’。对于已经进入市场流通的产品,我们将用‘45年品质保证’字样将‘无抗奶源’字样贴住,因为这些产品的品质没有问题,只是标识不符合公告新要求而已。”
“国家出台这个公告应该有其道理,只是不该对所有的企业一棒子打死,毕竟有的企业是真的在做“无抗奶”。完达山与奶农都签订合同,对有抗原奶一概拒收。”完达山的谢女士补充道。
据记者了解,目前主推“无抗奶”的企业除了完达山,主要还有上海光明和北京三元等公司。
“无抗奶”这一概念最先由光明乳业提出。早在2002年4月,光明乳业“铁娘子”王佳芬就宣称,光明奶品达到了不含抗生素的国际标准,将在上海实现“无抗奶”,并开始在包装上打上“无抗生素”字样。此后,包括三元、完达山在内的国内多家企业也纷纷加入“无抗奶”的阵营。
“8年前我们就开始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采用国际通用的检测设备和指标,到现在已累计投入上亿元。敢标上‘无抗’就说明我们对产品有信心。”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执行国家规定,但是对于已经在市场销售的产品不该召回也不该下架。”
据介绍,三元、光明和完达山三家都是国企,拥有当地农垦资源优势,不仅拥有良好奶源的保障,而且在“无抗奶”的研发上有大量资金投入。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无抗奶”不仅有益于消费者健康,也是乳制品未来发展趋势,为何要叫停呢?“我们不明白有关部门不让宣传‘无抗’概念是从6月30日才开始查处,产品为何现在就被要求下架,难道让最好的产品出现断货,对消费者就是好事吗?”完达山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叫停“无抗”的生产经营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可能更大于企业。
为何叫停“无抗奶”
很多人对六部委联合叫停“无抗奶”背后的意图有颇多的猜测。
“我认为,叫停‘无抗奶’就说明目前尚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能够达到真正无抗标准。”消费者孙女士对记者说。
对此,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应该说标出“无抗奶”的大部分都应该是无抗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做到“无抗”而在“有抗奶”中添加“解抗剂”。
“此次相关部门叫停‘无抗奶’,不是不想让消费者喝‘无抗奶’,而是担心在整个行业没有足够完善的生产检测能力的前提下,引发更多的非法添加。况且目前尚无一个国家标准明确定义区分‘有抗’和‘无抗’,那么企业自己如何能说明其产品就是‘无抗’的呢?”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叫停“无抗奶”是源于添加剂问题,同时也为了防止乳品的市场秩序被扰乱。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被特别关注。
今年3月9日,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中就提到,β-内酰胺酶可以用来掩蔽抗生素,冒充“无抗奶”。
5月12日,卫生部等九部委对外表示,在对食品领域的一场整治中,发现有企业为了冒充“无抗奶”,在原料乳中加了分解抗生素残留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而β-内酰胺酶就是俗称的“解抗剂”。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一些企业把“无抗奶”作为卖点进行市场炒作,会误导消费者,防止概念炒作和过度宣传也是叫停原因。按照国家乳品质量监管条例规定,兽药残留超标的奶源不允许收购或加工,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乳制品的兽药残留都应该是达标的,企业无需再特殊强调有无抗生素的问题。
抗生素从何而来
据王丁棉透露,奶牛在天气潮湿或换季时容易患乳腺炎,需要注射抗生素,但是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在大概7天内产的奶都会有抗生素残留。
其实,除了给奶牛治病产生抗生素遗留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奶农的自动添加。
王丁棉表示,在原料奶中出现细菌超标的时候,奶农、奶站也习惯用抗生素解决细菌检测超标和牛奶变质的问题。
此外,据说无抗生素的奶比有抗生素的奶收购价要高出2、3倍,而一支6毫升的“解抗剂”成本不过10元,可以在几小时内让1吨“有抗奶”在常温环境下变成“无抗奶”。这也是很多逐利者在约束力缺失和利益驱动下选择添加“解抗剂”的原因。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除了少数几家大的乳品企业能做到不加“解抗剂”之外,其他大部分企业目前还都难以做到“无抗”化。
从对奶源有效的严格控制来讲,采用集中专业喂养方式的圈养奶牛厂,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无抗”化。而目前大多数的奶牛是个体户养殖,大部分乳企采用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从个体户手中获取原料奶。
另外,检测抗生素的专用药片和设备大多来自国外进口,集体圈养的奶质检测仪器一台就需耗资数十万元。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一家企业每年购买检测“有抗奶”的试剂,需要花费的费用将近200万元。这个成本压力,让一些乳企很难自律。
据媒体报道,按照2006年的数据,全国约有1100万头奶牛,发病率10%,一年平均发病2次,注射抗生素后7天内的产奶中会含有抗生素残留。按每头牛一天产奶15公斤计算,每年全国约有23100万公斤原奶中含有抗生素残留,其中部分被乳企收购后流入市场。在2006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检测中显示,国内市场上有50%左右的牛奶抗生素残留超标。
据了解,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牛奶,相当于经常服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此外,有些人对抗生素天生过敏,长期饮用“有抗奶”,很有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有抗奶”对儿童产生的副作用比成人更大。
标准缺失拷问政府监管
其实,由“无抗奶”引发的争议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
这一次的爆发根本原因是体制和政策的缺陷。早在2001年9月农业部就发布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这一标准对生鲜牛乳提出了卫生指标要求,其中明确“抗生素”不得检出。但这只是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企业可以遵照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没有强制性。
而目前执行的国家强制标准是20多年前制定的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其中并没有规定对“抗生素”指标的检测。
王丁棉称,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原奶中检出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抗生素残留,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也依然是合格乳品,依可加工销售。“有抗无抗”得看企业是否自律。而规定“抗生素不得检出”的行业标准条文,似乎也为某些奶农和奶站争相使用“解抗剂”开了天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将“必须无抗”的要求列入国家强制性标准,同时增强对抗生素的检测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无抗有抗之争,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王丁棉表示,除了政府要尽快完善出台生鲜乳生产经营标准之外,还应把好奶源关,关注奶牛饲养技术提高等问题,从源头抓起,真正实现良性循环。第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奶农饲养技术,使奶牛健康成长,尽量少生病,这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第二,一旦奶牛生病,就要隔离,一般在5~7天之后抗生素残留才会消除,这期间的牛奶坚决不能用于生产加工。为了减轻奶农负担、防止奶农为了尽快卖奶而添加“解抗剂”,政府可以财政补贴,按照奶农的基本成本,统一收购不合格的原奶。然后,由政府出资成立的非盈利机构,通过生化等办法,将“有抗奶”加工成奶粉之后做成饲料。这样既保障了奶农基本利益,鼓励、引导其规范化,同时也防止了倒奶污染环境和违法添加的现象发生;第三,可采用中草药等不含抗生素的天然药物为奶牛治病。
观点
taoci:抗生素残留的标准需要尽快制定出台,这才能结束有无之争。奶牛生病在所难免,也就存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可能,关键是需要保证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得进入食用环节,这一问题该由谁来监管,怎样确保实施?在六部委发布的叫停无抗奶公告中看不到答案。
瘦石:无抗本身就应该是产品要达到的标准之一。想起一个漫画:一只母鸡声明:本鸡下的蛋,保证包括蛋壳、蛋清和蛋黄。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奶制品“潜规则”严重,当初三聚氰胺大家都知道不合法,一旦曝光,各大品牌便纷纷在包装上写上“本产品不含三聚氰胺”、“产品经检验合格”。产品摆到商场超市就应该不含三聚氰胺,就应该检验合格。这些本该份内的事,不该成为企业炫耀的资本。
智恩:保障乳制品的安全,并不是叫停无抗宣传就能解决问题。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有关乳制品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同时加强从奶源到生产流通的产品监管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保障乳制品的安全。
西风:既然奶业出现这么多问题,国家现在就应该利用各种途径让消费者多了解牛奶的一些基本指标,以及包装上的一些标识!让消费者提高认知,从而提出更多反馈意见,争取在事发之前就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