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鸡精行业标准出台一年之时,有媒体报道大部分企业并未采用。就此,记者采访相关人士了解到,鸡精行业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该标准中除卫生指标是强制性指标外,其他理化指标属于推荐性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理化指标。
卫会长对记者进一步表示,尽管是推荐性标准,还是有许多企业积极响应,从生产加工环节就严把质量关。一些企业参照行业标准制订相应的企业标准,在理化指标方面要高于行业标准,例如占市场份额40%%的太太乐鸡精、沈阳的红梅集团等企业,部分产品的指标都高于行业标准,对于提升产品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龙头企业认为,只有提高标准,生产出更高质量、更适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生存。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正规、大型的鸡精生产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像四川的某知名企业还通过了权威机构的HACCP认证,即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将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微生物因素、理化因素消灭在加工过程中,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据记者了解,在行业标准出台后,一些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相继推出了新产品,各方面指标都达到了行业标准的要求。有资料显示,鸡精标准出台后,80%%以上的鸡精生产企业按照鸡精行业标准进行调整,或者超越行业标准。
是否因为是推荐性标准,就没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呢?卫会长告诉记者,理化指标是推荐性标准,按照产品定义和质量的要求,对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总氮和其他氮作出限定。对于鸡精品质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可以按照各自备案的企业标准判断产品的质量,判断其是否符合行业标准。
卫生指标则对总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作出限定,所有鸡精生产厂家的产品都必须按《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中的卫生标准强制执行。它也决定了鸡精生产必须具有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为监督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使一些不安全的产品被拒绝进入市场。标准同时还强调氮含量不得低于3%,味精含量莛35%,说明鸡精里应该含有鸡的成分,没有含鸡成分的鸡精属于伪劣产品。
卫会长还告诉记者,行业标准除了具有引导作用外,还让消费者有了知情权。企业按照标准诚信生产,消费者选择有标准保障的名牌产品。
有专家指出,随着鸡精标准颁布实施,我国鸡精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标准实施一年以来,我国许多不规范的小加工厂被淘汰出局,行业洗牌成效初显,我国鸡精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明显。
目前,外包装上印有“符合中国鸡精行业标准”字样的太太乐、红梅等8个鸡精品牌的销售量已经占据全国鸡精产品销量的80%%左右。许多企业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生产出不同风味的调味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调味品企业在行业标准的引导下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