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余姚检验检疫局结合辖区进出口企业及产品特点,从本局实际情况出发,以观念、制度、人员能力、监管手段为抓手从四个方面推进质量安全监管网的建设。
强调转变观念。一是通过“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实现三个“进一步”的观念:企业质量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全社会质量观念进一步增强;进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扩大内需、稳定外贸、优化结构、促进增长的总体目标,为“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有效推进指明方向和原则。二是结合宁波检验检疫局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会议的精神,强调了三个监管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从重检验向监管和检验并重转变;从重产品向企业和产品并重转变;从重出口向进口和出口并重转变。为此,余姚局一是要求在出口监管环节,采用准入管理、日常巡查和突击稽查等手段,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的监管力度,并结合检测、检验工作确保监管工作最大效力的产生;二是要求东方物流的废物进口强化现场掏箱查验环节,特别是对敏感地区敏感废物的监管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
明确规章制度。为使今年重点监管工作有序、有效、规范进行,余姚局召集多方人员深入讨论研究后连续出台了《余姚检验检疫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计划》、《关于辖区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调整审单重点的有关工作要求(试行)》、《关于推广应用“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的工作要求》等一系列有本局特色的规范要求文件。并根据宁波局ISO9000内部审核及工作质量检查的反馈情况,对原有文件记录作了一次全面清理,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检验监管工作。
提升人员能力。一是针对近年新进监管人员多的特点,余姚局专门召开新进检验监管人员座谈会,了解新进检验监管人员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引导新进检验员重视对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管理水平的监管,并指定由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精、责任心强的老同志进行帮、传、带。二是提供各类政策学习培训。根据科室业务存在交叉的实际情况,为有效控制检验监管中的风险,余姚局分别就木包装检验监管、食品包装容器、木制品检验检疫、实验室检测认证、区域优惠原产地证等相关知识进行了专题培训。三是针对部分人员对过程监管理念的认识不足及监管手段的缺失,余姚局通过业务局长讲课、过程监管能力培训、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模式提供相应支持。
调整监管手段。一是以信息化技术作为监管有效性技术支持,以“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和“出口企业备案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信息平台,为科学合理监管提供依据,以“出口退货系统”和“行政处罚系统”完善闭环监管的信息采集和流程节点控制,以“电子监管系统”和“CIQ2000系统”为快速通关创造条件;二是以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为监管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在新纳入法检目录中,灯具是余姚辖区重点产品,余姚电气实验室及时组织人员提前介入准备,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着手灯具能效项目前期调研,去年12月实验室灯具能效项目顺利通过CNAS审核,开辟了灯具能效检测的全新领域,为辖区灯具产品提供“家门口”的检测服务。为出口灯具做好型式试验、委托检测等工作,余姚实验室内部挖掘调集相关人员进行灯具专项业务知识学习,并多方筹资配备了必要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