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监部门应该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理顺监管流程,实现监管程序的闭环、无缝隙连接;培训食品企业工作人员,增强其质量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集中全力,更好地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质监部门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
加强队伍建设
构筑食品安全防线,质监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最关键的因素。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应该突出抓好区域监管、审查员、检验员和稽查员四支队伍建设,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在区域监管队伍建设中,应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监管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审查员队伍建设中,除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外,对每一类食品的第一家申报企业,可以组织全部审查员现场观摩,确定把握的尺度。建立食品审查员业绩档案,明确规定经复查不合格的企业,对负责该企业审查的审查员给予批评,两次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审查员资格。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审查员定期撰写审查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检验员队伍建设中,制定发证检验管理制度,明确检验责任,并对发证检验报告实行四级审核制度,在普通检验报告三级审核的基础上增加一级审核,由一名专职人员对发证检验报告进行专门审查,确保发证检验报告及时准确。积极组织食品检验人员参加食品市场准入培训班,随时掌握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
在执法稽查员队伍建设方面,坚持集中学习质监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知识考试、竞赛和征文等活动,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建立法律人才资源库和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定期组织法律人才和执法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就如何创新执法工作思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深入探讨。
理顺管理流程
食品生产监管内容多,专业性强,业务复杂,如何将每一个条条块块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科学有效、运转流畅、高效便捷、衔接到位的监管链条?笔者认为应该对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各项流程进行梳理整合,明确业务工作的逻辑程序,实现监管程序的闭环、无缝隙连接。
监管流程建立过程中,应打破科室所、市局和县局“画地为牢”的工作界限,以工作为线,以过程为线,对食品监管流程进行再造。食品监管每一个程序中的前后活动多数由不同单位完成,每个单位在做这个程序里的一段或一部分工作时都应该以完成整个程序的要求为目标,而不是为追求本单位的利益去肢解程序,从而使每个程序能形成一个闭环。同时,充分运用已有的电子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通过梳理工作流程,可以消除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盲点,完善工作衔接,从而推动整体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培训企业人员
企业工作人员质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质量。实践中我们发现,食品企业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素质不高,是制约食品质量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培训,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在每一个食品企业中培养一名质量意识强的负责人(法人代表)、一名具备一定质量管理水平的质量管理人员、一名熟悉检验业务的检验人员。对企业负责人主要培训质量法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使企业负责人对食品生产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十分明晰,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对质量管理人员主要培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等内容,使质量管理人员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熟练做好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对质量检验人员主要培训质量检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既掌握基本的检验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能够通过对产品(原辅材料)的检验把住质量关,又能够通过检验获得的质量信息分析预测生产过程的变化,防范问题的发生。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还应该建立食品风险信息管理机制。首先,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及时掌握食品质量安全信息。风险监测信息可从6个方面获取: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食品违法案件办理、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食品生产巡查监管、企业生产一线以及其他途径。其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研判机制,抽调专业人员成立风险分析研判专家小组,对已监测到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和获取的违法违规线索等,进行风险研判,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再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及时消除隐患。
此外,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运行,还应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奖惩制度、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以便处理好食品标准备案与食品监管、食品案件办理与食品监管、食品质量检验与食品监管的关系,集中全力,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作者为山东潍坊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