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永远的记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转眼间,5.12汶川特大地震即将一年。在这一年里,四川省质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忘我奋战,历尽艰辛;国家质检总局和全国兄弟质检系统全力支援,慷慨相助。四川质监系统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阶段性胜利。

  一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暂,但这一年,在全国质监人特别是四川质监人的心中,却是漫长而坎坷的,更是感动与难忘的。它将以最大的震撼、最深的情感、最强的奋起感染着人们,成为我们大家永远的记忆!

  抗震救灾舍生忘死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这是一个让人痛苦的数字与回忆。刹那之间,地动山摇、房垮屋摧,山河在颤抖,人民在悲泣,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八级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巨大灾难,也给全省质监系统带来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害。

  面对突然袭来的重大灾难,四川省质监局党组临危不惧、当机立断,在第一时间带领全省质监系统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从此,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全省质监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使出了每一丝力气,熬过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从5月13日一大早开始,刘云夏局长每天奔波在各个灾区,大半个月时间里,一辆越野车成为了他“移动的办公室”,哪里最危险和困难,云夏局长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他那坚定洪亮的声音稳定和温暖了大家的心。与此同时,省局班子领导们也兵分6路,昼夜不停地奔忙在汶川、北川、青川、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了解灾情、慰问职工,组织救人、指挥救灾,将灾难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在抗震救灾中,四川质监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和感人事迹:

  阿坝州局副局长任征徒步三天三夜前往茂县等地了解灾情,结果自己也曾经被列入了失踪人员,数日后才有音讯。

  北川县局职工白晓东在地震中自救爬出废墟后,舍小家顾大家,顾不上在家的父母和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利用自己在部队学会的救生技能,从废墟中救出12条生命,自己却失去了8位亲人。

  绵竹县局特监股股长周红在失去丈夫后,强忍悲痛,与同志们一道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绵阳局局长毕天赤灾后一直冲锋在前,累得说不出话来,在接到妈妈的电话后,哽咽着向老共产党员的妈妈保证:“妈妈,请相信我,我一定身先士卒,全力投身抗震救灾!”使所有在场的职工都禁不住流下激动的热泪。

  阿坝州理县质监局只有7个职工,其中女同志就有6人,被人戏称为“女儿局”。 正是这样几位搭个棚子都很困难的娘子军,把“抗震救灾打假领导小组”的牌子挂在帐篷边,积极主动投身到卫生防疫、安置灾民、搬运救灾物资、监督救灾物资质量安全等工作中。

  黑水县质监局在一个10余平方米的帐篷里坚守岗位、坚持工作,在许多单位班都不上了的特殊情况下,他们每天还坚持打考勤!

  省局在组织支援阿坝州质监系统的抗震救灾应急车队时,虽然明知有生命危险,但同志们都踊跃报名,个个争先。在经过飞石区时,飞石击穿了车窗,有同志被击伤而血流如注。即使这样,当带队的刘云夏局长发出继续前进的命令时,大家没有丝毫犹豫,异口同声地表示“在这个特殊时刻,就是死也要往里冲!”终于冒着生命危险将救灾物资送到了急需救援的灾区质监人员手里。

  阿坝质监局组建了党员青年突击队,20多名职工自愿报名赴一线救灾,有的职工家属或亲属遇难,但他们眼泪一抹,照样工作……

  在抗灾自救的同时,四川质监人还担负起灾区饮用水质量监管、救灾物资与食品质量监管、特种设备维修与安全监管、组织企业生产救灾物资和食品、帮助疏散安置群众等多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这是一支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冲得出的党和人民信任的队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与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正是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英勇顽强、齐心协力,组成了一个坚强的团队、战斗的集体,用自己一个个勇敢的音符,合奏成了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有人说,灾区遍地是英雄!正因为如此,刘云夏局长才激动与自豪地说:“有这样的干部职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灾难都能战胜!”

  质检亲人情深似海

  在特大灾难面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全国质检系统情系灾区,心系灾民,反应迅速、行动果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向四川灾区伸出了有力而温暖的双手:在第一时间里,救灾物资来了,总局领导来了,树平、长城、传忠副局长来了,有关司局领导来了,全国质检系统的捐赠资金来了,数十支专业技术服务队赶来了。

  怀着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全国质检系统响应总局号召立即行动起来,一支支救灾队伍、一车车救灾物资、一份份汇款单源源不断地涌向四川。他们当中,有新婚燕尔的青年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有的家有困难,有的甚至刚作过心脏手术,但他们义无反顾告别家人、冒着危险,自带车辆、自带装备、自带干粮,星夜兼程奔赴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与灾区的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灾区人民心相通、情相连、难同担,与地震灾害进行着顽强的战斗。

  同舟共济克时艰,深情厚谊重如山。据统计,仅仅在一个月内,全国质检系统共向地震灾区派出46支技术服务队,进行卫生防疫、检验检测、特种设备服务工作,共有1258名干部职工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对灾区20000多台电梯进行了检修、完成“消杀灭”面积2801多万平方米。他们用行动,深刻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情谊,全面展示了“全国质检一盘棋”的血肉情怀,集中体现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质监精神风貌。

  也仅仅是一个月内,四川省局收到国家质检总局及全国各省市兄弟局的支援和捐赠资金950多万元,还有大量帐篷、食品、药品等各类救灾物资。全国质检亲人的壮行义举,真是情深似海,为灾区人民和质监系统干部家属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

  灾后重建凝聚力量

  由于灾难太过深重,造成大面积道路阻塞、通讯中断,直到一个月后,四川质监系统的受灾情况才初步统计出来:因灾死亡1人、失踪2人、受伤14人;办公检测用房毁损20多万平方米,职工住房受损15万多平方米;6个市州局、104个县级局、1所中专校、53个省、市级技术机构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55亿元之巨,成为四川质监难以承受之痛。

  大灾过后,百废待兴。四川需要支持,四川质监系统急需帮助!为此,国家质检总局专门于7月24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质检系统援助四川质监灾后重建工作会议”, 再次号召全国质检系统积极支援地震灾区质监系统的恢复重建。于是,全国质检系统再次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支援四川质监系统灾后重建的热潮中。广东省局赖天生局长“总局要我们支持多少我们就一定支持多少!”的慷慨之言至今仍让人感动万分。

  带着总局的嘱托,带着中原大地对四川灾区的深情厚谊,7月28日,河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德领同志亲到江油慰问,他直接到江油局住房损毁严重的冀立等同志家中看望,还自己掏钱送上慰问金,让在场的同志感动不已。也正是这一天,高局长强调要把江油局当做是河南的第158个县局来建!当时高局长说:河南还有两个县局没有房子,加上江油就是3个没有房子的局了,我们要把这3个局建好!高德领局长还表示:河南质监局没有到过四川灾区的班子成员,都要到四川灾区看看,学学四川人民的抗震救灾精神,学学四川质监的抗震救灾精神。据了解,一年来,河南省质监局已有5位班子成员先后带队来到四川灾区,支持援建资金近百万元,捐赠电脑、车辆、检测设备等物资110余万元。心手相牵,血浓于水,大爱无边。河南质监局的无私援助,体现了他们对四川灾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河南质监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性关怀。

  2008年10月15日,在金秋十月的灿烂阳光中,山东省局丛大鸣局长专门亲自带队,带着援助四川灾区质监系统总价值达110万元的车辆、物资、资金,还有技术、人才等,带着山东质监系统1.3万多名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赶赴四川省北川县局雪中送炭。山东局党组决定全力支援四川质监的灾后重建,提出了“将北川作为山东的一个县局来建设”的响亮口号,表示尽最大努力帮助重建一个崭新的北川县局。

  紧接着的10月23日,受江苏省质监局局长靳道强的委托,江苏省质监局副局长陆正方一行不远千里赶赴四川绵竹,看望慰问了对口援建的绵竹市质监局干部职工,为绵竹质监局的灾后重建出谋划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援助方案。江苏省局明确提出“支援四川灾区的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决定对绵竹市检验检测用房及检定仪器设备给予25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表示:“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把绵竹质监局建设成四川的精品局。”

  浙江省局党委书记、局长瞿素芬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对四川质监系统表示了慰问,给予了支持,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达400多万元!在得知青川住进板房的群众急需燃气灶具这一情况后,浙江省质监局立即组织募捐了2000台/套送住灾区。2008年12月18日,浙江省质监局副局长唐全东一行受浙江省局的委托,赶赴青川重灾区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为青川质监局捐赠了30万元和价值30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截止目前,浙江质监系统已经为四川灾区质监捐款近100万元,捐赠了50多万元的检测设备,帮助青川质监局成为四川灾区质监系统第一个完成办公及检测用房重建的县级局,也是全省灾区第一个完成的公共服务设施。

  此后,上海市质监局党组副书记汤其良带着100万元的援建资金,赶赴都江堰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职工,并表示将结合都江堰局的重建规划,系统地组织都江堰局干部职工赴沪考察、培训;安徽省质监局张文静副局长等领导也带着深情厚谊,到四川灾区看望慰问,支援重建工作;吉林省局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挤出50万元支援黑水局灾后重建;广东省局支持汶川局80万元的装备和设备款。

  人才支援拉开大幕

  灾后重建千头万绪,干部人才最为关键。全国质检系统在给予了四川质监大量资金、物资等“硬件”支持的同时,也及时提供了人才队伍建设“软件”的支援。

  2008年10月1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18个省市质监局选派的19名优秀干部奔赴四川,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对口挂职援建。

  在18个对口援建省市质监局援川干部当中,有来自基层的市(县)局长,也有各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专家,这些优秀干部的到来,为四川质监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到达灾区质监部门以来,挂职援建干部们克服条件艰苦、余震危险、高原不适等困难,喊出了“生活低标准、援建高质量”的响亮口号,与灾区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战斗在基层,服务在一线,充分展示了援建干部的高尚品德与优秀素质。

  半年来,援建干部肩负着总局和所在省市局的重托,克服种种困难,把灾区当家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在思维理念、方法手段、机制体制、发展规划等方面给灾区质监部门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有力促进了灾区质监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援建干部们积极牵线搭桥,架起了灾区质监与兄弟省市质监系统沟通的桥梁,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为灾区质监提供了大力支援,为搭建长期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奠定了好的基础。据统计,援建干部为灾区质监部门争取了790余万元的资金、190余万元的装备和设备,实现了“在救灾中出把力,在重建中尽职责,在四川与援建单位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的援建目标。

  除了派出人员到灾区直接参加灾后重建,全国质监系统还积极回应四川质监局的请求,主动热情地欢迎四川灾区的质监干部到自己的单位进行挂职培训与学习锻炼,一场大培训、大支援、大提高拉开了它厚重的帷幕。

  2008年8月22日,第一批来自四川地震重灾区阿坝质监系统的15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父老乡亲的重托、省局党组和领导的殷切期望,启程前往广东省参加为期2-4个月的免费学习培训,广东质监局由此率先启动对四川灾区质监技术人员培训。11月4日,广东省局又一次敞开大门,接纳四川省质监系统23名干部到广东开始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学习。

  今年3月23日,四川省质监系统26名中青年干部奔赴浙江质监系统25个市、县局和省级技术机构进行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这是浙江质监系统继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对口支援四川青川县质监局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为四川质监干部锻炼提供学习平台,实施“智力”支援。

  与此同时,江苏、北京、福建等省(市)局为德阳、成都质监系统培训了50多名管理干部和检验人员。

  广东省局和浙江省局都非常重视四川质监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赖天生局长和瞿素芬局长均是亲自安排部署,经常到各地看望慰问、关怀备致。两局不仅拨付专款用于挂职干部的往来费用及生活补助,还给四川质监干部安排相应的职务,给任务,压担子, 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提高。与此同时,他们派出精兵强将认真“传帮带”,尽量使四川的同志学到“真经”。

  广东和浙江质监人的关心关爱,深深地温暖着四川挂职干部的心,让他们既感动又振奋,他们也自觉努力地向老大哥们学习,积极参与挂职单位的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沉入基层一线挑起工作的重担与责任,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学习与调研成果。

  据悉,最近,江苏省质监局又欣然接受了四川省局的请求,26名灾区质监干部即将前往进行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上海质监局将举办2期专题培训班,免费培训100名四川灾区质监干部。辽宁省局也表示将积极支持灾区干部到辽宁质监系统挂职锻炼。如此大规模、成建制的跨省挂职锻炼,在全国质检系统还是第一次,极大地提高了四川质监干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大大促进了灾后重建的步伐。

  四川质监自强不息

  四川人是坚强的,四川质监人是好样的,特大天灾没有压垮这个英雄的团队,在全国质检爱心大援助的同时,他们更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一边抗震救灾,一边灾后重建,并同时承担起职能职责,加强质量服务与监管,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去年9月,正当灾后重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三鹿奶粉”事件突然爆发,在“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会议”之后,从9月13日起,四川省局立即全局动员,迅速行动,迅速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对全省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奶粉产品开展了全面专项检查。在加强了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保持12365质量投诉举报热线的畅通的同时,全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机构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三聚氰胺的检测。在9月17日下午之前,质监人员全部进驻四川省内4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并按省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截止9月18日中午,全省质监系统共出动1100人次,对全省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及时向社会公布了检验合格厂家和产品名单,指导了消费、稳定了人心。

  在贯穿去年的“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中,四川省局在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不利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自加压力、创新开拓,全力以赴搞好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就在5.12地震发生的当天,还坚持在室外空地上召开了一次短暂的全省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并结合省情和抗震救灾实际,将电线电缆、消毒剂、建材等9类产品纳入专项整治,使第一阶段专项整治的重点产品达到了14类,有力支持与保障了全省抗震救灾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四川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质监系统监管能力明显提高,一个“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企业主动、社会参与”的质量监管机制日益健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是“质量和安全年”, 为将 “质量和安全年”的精神落到实处,使“质量和安全年”的活动见到实效, 四川省局多次召开党组会和局务会学习贯彻,提出了“持续、深化、创新、抓实、做亮”的工作思路。省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纷纷深入基层及企业调查研究,结合实际、行动迅速,出台了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具体的措施和明确的目标指导全省各地开展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大力营造舆论氛围,突出活动强大声势,注重整合部门合力,并突出重点,采取全面学习、宣贯培训的方法,多项举措将《食品安全法》落到实处,促进了全省质量安全工作的蓬勃开展。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督查组赴川督查后,给出了“领导重视、安排到位、开局良好、亮点纷呈”的好评。

  与此同时,四川省局还大力倡导“质监一把火,企业过暖冬”的理念,建立了局班子成员定点联系企业制度,制定了质监“服务止滑提速、服务经济发展”20条措施;按照省委的要求,发挥质监职能 ,攻克技术难关,制定了“帐篷新生活行动”涉及的11种产品的质量标准,解决了20多个技术难题,组织生产了10万顶新型优质帐篷和300套太阳能照明配套产品,助推藏区牧民过上“帐篷新生活”,受到省委的表扬;而四川局自主研制开发成功的CNG气瓶电子标签动态监管集成系统全国领先,被总局在全国推广;更加先进的“PR3G质量安全全过程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检测全报告、监管全记录”的工作目标,作为自主创新科研项目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PR3G”系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重建家园初见成效

  5.12地震发生一年来,四川省质监系统一边奋力抗震救灾,一边顽强灾后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科学快速地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将灾后重建做到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四川局提出了“把科学规划作为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把技术检测能力建设作为质监灾后重建之本之魂、把队伍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根本任务、把阳光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有力保障”的重建思路。去年5月下旬就及时成立了全省质监系统灾后重建专门机构,建立了局领导对口联系18个极重灾区局的工作机制,摸清了系统165个单位共计2.55亿元的经济损失,编制了《四川省质监系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争取了将38个重建项目和一般受灾的21个重建项目、7711台套设备分别纳入国家和总局恢复重建规划,开发了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软件,真正实现了依法重建、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和廉洁重建。

  目前,全省系统绝大部份重建项目已完成了立项、规划、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彭州、冕宁、省质监校3个重建项目已开工建设,系统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省质监局还十分关心灾区质监干部职工面临吃、穿、住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采取多项措施保证灾区职工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做到了安全越冬。与此同时,四川质监局还采取培训辅导、领导慰问、同志看望、轮流休整等方式,以缓解灾区干部职工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抚慰失去亲人和受伤致残的干部职工的心灵创伤,使他们感受到了质监大家庭的温暖,也提高了干部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

  近日,在四川省局欢送全国质监挂职援建干部大会上,刘云夏局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高兴地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坚强和奋起。而今,破碎的山河已被新绿覆盖,悲伤已为新生的微笑替代,四川灾区无处不呈现出顽强的、向上的力量。对全国质检系统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四川质监人万分感激并将永远铭记!”他同时坚定地表示:在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质检系统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重建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邓小国 傅江平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