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盐田港进境冻肉量占深圳口岸进境冻肉总量的98%以上。为提高进境冻肉海运直航入境模式的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深圳检验检疫局提出进境冻肉电子核查监管模式,并在盐田港试运行,3年来创出了巨大效益:盐田港2008年直航进境冻肉产品12484批、重35.8万吨、货值4.5亿美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84%、334%和534%,3年来共为企业节省吊柜费、仓租费和柜租费合计人民币9767.84万元,使进境冻肉经营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
进境冻肉电子核查模式改变以往100%现场查验的方法,根据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确定一定比例的进口冻肉产品在盐田港口岸落实卸货查验;对其他进境口岸未落实卸货查验的货物,通过海港口岸信息平台的信息与报检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卸货查验及网络核查合格的进境冻肉产品予以通关并调离到笋岗冷库落实检验检疫监管。加上目前正在试运行的“兽医卫生证书”电子核查验证工作,使进境冻肉产品口岸落实原产地、原柜、原封识的“三原”核查工作完全实现电子化管理,是实现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该模式的运作已基本成熟。据了解,易行港是盐田国际码头的一个应用高科技而建立的商业操作电子平台,从盐田港进口的货物,在到达码头进行卸货(出口货物进入港口海关监管区)时,盐田港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将集装箱号码、封识号等情况录入易行港。在盐田局的要求及协助下,盐田港国际码头对录入进境冻肉集装箱信息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尽可能地减少人工差错,还可及时对电子比对有误的进境冻肉产品调整为进境口岸落实卸货查验货物,从而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引起的货物通关效率的降低和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货主或其代理人确认货物到港后,检验检疫机构只需登录易行港,进入集装箱公共查询系统,输入相应的集装箱号即可查询包括原封识、到港时间、堆放位置等一系列内容,通过与报检资料进行核对,结果一目了然,准确率高。3年来,盐田局通过网络核查共查验了进境冻肉产品近32240柜,准确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进境冻肉产品实行“原柜、原封识”电子核查后,通关时间由原来的从受理报检到完成检验检疫工作需4~7天,缩短到现在的1天,大大减少了货柜在码头的滞留时间,平均每柜为企业节约了2000元左右的滞留费用。由于进境冻肉产品的业务量大,利用港口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网络核对,既能有效地满足检验检疫工作要求,又节约了检验检疫系统的内部劳动力资源,能有力地促进盐田港进境冻肉业务的快速稳定发展,目前盐田港的进境量维持在每月1200柜左右。
该模式在海港口岸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以加工贸易方式入境的货物,口岸局通过电子核查确定相关信息无误后,即可出具通关单,将货物调离到加工企业所在地,由辖区局负责落实具体的检验检疫工作;对在离境口岸落实核查换证的出口货物,产地局检验合格并监装施封后将集装箱号、封识号等信息电子转单上注明,出口货物到达码头进入海关监管区后,口岸局利用港口的集装箱公共查询系统进行比对,核对无误即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