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博士、研究员6月26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说,要通过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督、遏止城乡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过快增长,并将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开展水资源再生利用,逐步推广使用新型建材,使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中国还将与国际分享经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切实实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节约资源,共同应对能源资源的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王铁宏发言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要介绍的主题是“城镇化建设中,应当努力建设节约型城镇”。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是加快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增强和持续发展能力,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4年41%。我们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汇集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们的经济法家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跟家殷实。
中国政府正在比较中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大力提高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突破制约环境瓶颈的因素,使人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通过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遏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总量过快增长,制定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开展建筑节能示范、严重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和地源、水源热泵和新兴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开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控制黏土砖的使用,逐步推广使用新型建材,研究产业化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城市空气污染、水环境的治理等等,使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中国现有建筑的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大约每年在18亿—20亿平方米,建筑需用大量土地,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将近30%,加之建材的生产能耗16.7%,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7%。用水占城市用水量的47%,使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占25%。在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做好城乡统筹,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使用土地、能源、水和材料,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政府立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城镇发展质量与效益的现状,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户公共建筑,要求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地、节水和节材标准,制定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来大力推进,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根本性的提高。
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用城乡统筹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综合研究建设节约型城镇。节地的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我们将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征用地和城市用地中节约中解决。在中心城市,周围发展小城镇,中心城市结合周边村庄调整居民点的布局,促进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挖掘城市节地潜力,适当提高工业建筑的容积率,综合考虑节能和节地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立足于宜居环境,合理的确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大力开展城市空间,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来节约用地,将农村以占有的非农建筑用地节约出的土地置换用于城镇发展。节能重点是降低长期使用时的总能耗,我们将逐步研究调整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结构和供应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改革供热体制与供热方式,合理城市布局,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因交通负荷引起的能源消耗,进一步研究解决好,建筑单体的墙体与门窗等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问题。
节水,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将通过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减少用水量、减少供水与排水管网的漏水率,从注重城镇污水总体回用的角度,研究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为尽可能利用中水创造条件,提高利用受益面,更大限度减少排放、减少污染、节约水污染。
节材,重点研究新兴工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推广形成建材体系推广高性能、低能耗、搞好被拆除建筑的建材的回收和利用研究。我们将研究制定经济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区域统筹、分类指导,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从城乡规划做起,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城市规划当中,充分研究论证,能源、资源对城镇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城镇规模、运行模式,加强城镇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引导与调控。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组织科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及产业化,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适合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技术,加大标准规范的编制力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的实施和监管,特别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管。
研究和制定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经济政策,将住宅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由骨干企业带动建立现代化住宅建造生产体系,充分重视普通住宅的建设,加快已有建筑的改造不断探索创新体制和机制。我们正在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总结已有的工作成果,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的技术和经验,研究由政府引导和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推进方法,核心就是要将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技术进行集成组合,取得实际的使用效果,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技术。
近期,我们将以“绿色技术创新奖”为切入点,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总结推广其经验,进而提出真正能够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理念的节能省地型内涵的评价和鼓励办法。有效的推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建设节约型城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和实施应对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正在逐步的取得成效,我们愿意和国际同行分享我们的经验,也愿意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应对共同的能源资源的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