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笔者到各大超市里闲逛。各类名牌家电、服装琳琅满目,“大减价”的牌子也随处可见。一位消费者站在旁边说:“前几天买了一袋降价洗衣粉,用起来效果不怎么好,不知是不是冒牌货?”疑惑的目光中充满对商家的不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都想买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于是商家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降价”的招牌上做文章。一方面,出现了以次充好销售产品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农村集市把过期食品削价出售,坑害农村消费者。另一方面,他们在标牌上做手脚,注明原价和现价,二者差额巨大,以满足顾客“价廉”的愿望,而实际上并未降价。
笔者认为,以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