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板电视能效体系标准已经建立,有望在今年中期出台具体规划。”日前,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阮卫红在“节能下乡,两岸同航——奇美2009中国高清数字电视论坛”会上,对外透露了这一信息。
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提交了平板电视能效标准鉴定值的提案。据悉,该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5月份下达的项目,由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该标准的支持单位。目前,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广泛开展的实验验证和样板积累,已经完成了我国平板电视能效体系的建立。
阮卫红介绍,这个标准作为国家系列节能政策的基础,在公平性、严谨性、先进性上得到了体现。标准对平板电视的能效鉴定值、节能评价值、实验方面和检验规则等方面,规定了产品的范围、测试条件、样机的工作状态、检验要求、能效等级和目标等。在这个标准里,液晶产品和等离子产品的能效等级是分开的,确保了标准不在检测方式上产生倾向性。“制定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国际上的趋势,第二是彩电市场格局的变化,第三是推动国家节能工作的需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新介绍,平板电视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国家政策性的标准,在能效标准里面没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
据业内专家介绍,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在2005年可能已经占到50%,而现有的能效标准GB12021.7-2005只是针对CRT电视,因此,必须要为平板电视量身定做一个专门的能效标准。
据介绍,目前有24家企业参加平板电视能效标准工作组,包括京东方等面板生产商,这将避免能效标准今后对行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据悉,在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为充分考虑到评价方法的严谨性,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依据现在国外通行的能耗测量方法,在样机的指定状态下测量它的开机功率,比如说零售模式、家用模式,且这些模式的设定是由各厂家自行测定的。标准适用于在电网电压下普通用途的平板电视,也适用于主要功能为电视的不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标准制定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国外相关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大量的验证实验,参加标准的各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并对不同显示方式产品的鉴定值进行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