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钢铁企业能源体系建设“柔中有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为了节约能源,中国正在和世界赛跑。尤其需要加油的就是中国钢铁企业。现在,他们确实跑在了前面。

  2008年9月8日~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新项目委员会PC 242的第一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主题就是制定一项有关能源管理的国际标准ISO50001。该标准将为全球的企业、工厂、或所有组织的能源管理建立一个框架。可能会影响到大约60%的世界能源消费。

  为追赶世界节能步伐,我国国家标准委早在几年前就组织有关单位,就制定中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了调研、起草工作。目前,该标准已经进入审批阶段,可望在今年上半年发布。

  “在这个国家标准的框架内,我们先行了一步。”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振双自豪地说:“从去年7月开始,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一些钢铁企业,编写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和实施指南》,按照这个指南,我们又选择了济钢、太钢、莱钢、沙钢等4个企业作为第一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试点企业。目前,各试点企业的试点工作进展良好。”

  纪振双透露,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人均GDP能耗降低20%的国家节能目标,各行业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的这个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与ISO9001、ISO14001等国际管理体系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兼容性。

  但由于它是一个通用性标准,针对性较弱,因此,作为冶金行业专业的认证公司,纪振双说,他们设想效仿汽车行业的一些技术规范如TS16949标准,在国家标准框架内制定一个针对性、有效性更强的技术规范,按照这个规范在行业内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认证这个“抓手”,促进行业能源管理达到既定目标。而且,也能为今后其他行业编制本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提供经验。

  “我们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同意。”纪振双说,至于为什么选择钢铁企业?因为在冶金行业中,钢铁企业依然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据国际能源组织2008年6月6日发表的2008年度能源技术展望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仍然是日本的1.3倍,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日本的4.8倍,均高于欧盟和美国。

  “而按照这个行业规范,我们希望通过对试点企业能源因素、能源数据分析,找到能源节约切入点。”纪振双介绍,推进这个工作不外乎做好策划、实施、检查、改进4个方面的循环。

  比如策划,包括建议企业确定标杆,采用适用的节能技术,建立节能指标和实施方案等;实施,就是实施能源管理运行控制活动等,包括确定有关人员的培训、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检查,是指对一系列活动实现情况的监测,同其他管理体系一样,定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改进,就是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管理和绩效。

  作为首家试点企业之一,济钢计量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济钢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高效转化、代谢物的高效再生为目标,先后实施能源管理综合利用项目34个,如引用济南市东联供水、矿渣微粉3号线等重要项目,使济钢年节约新水290万立方米,全年利用余热余能发电,减排二氧化碳等160余万吨。

  “在这么好的基础上,再采用能源管理体系规范,对我们的计量设备配置、技术人员要求、过程管理能力系统地梳理一遍,缺什么补什么,该节省的节省掉,相信我们制定高于20%的节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这位工作人员说。

作者:杜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