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手机充电器标准统一中国该如何应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随着GSM协会17家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宣布实施跨行业的通用充电器标准,有关手机充电器标准的讨论随即展开。在大家热烈讨论这项国际化的标准时,很多人也想到了2006年由信息产业部提出的一项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那么,这两种标准到底有什么区别?在2012年全球开始执行Micro-USB标准时,中国手机充电器市场又该如何应对?

  全球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计划是2月1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200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与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沃丰达、高通、意大利电信、西班牙电信等17家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制定了统一手机充电器计划。这项计划表明,签约的手机生产商和运营商将从2012年1月1日起,所有上市的新手机款式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以Micro-USB为通用接口的手机充电器,届时手机用户只需一款手机充电器便可为所有手机充电。早在2007年国际电信运营商巨头已经开始筹备这项计划,不过当时因为各方利益难以融合,并没有为计划确定具体的执行时间。

  而我国在2006年12月份,由信息产业部公布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行业标准,在接口方面参照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接口规范,并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采用这样标准的手机,既可以让充电器通用,又可以使手机方便地与电脑连接。

  从文字上看,两种标准似乎比较复杂,其实说白了,区别就在改造的“接口”上。国际标准主要是针对手机机身上的接口,国内标准主要是针对手机充电器的接口。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曾表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并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相反,如果二者能很好地结合,将更有利于手机充电器的根本统一。

  也有媒体分析,我国制定的标准对于厂商而言具有过渡作用,但国际标准“革命”更彻底。

  从理论上讲,两种标准的制定都有助于手机生产厂商降低成本,减少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从国内标准发布至今,一直没有采取强硬的执行措施,主要依靠生产厂商的自觉行为。如果届时诺基亚等国际厂商采用国际标准,国内手机厂商采用国内标准,甚至不按标准执行,那么这项计划在中国市场是否会成为一种形式?所谓的手机充电器的统一又从何而来呢?以此推断,除非将这两种标准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定,采用强制措施执行,否则手机充电器始终很难统一。

  抛开手机终端生产商不谈,仅手机充电器行业就将面对巨大的市场冲击。如果按每个充电器30元人民币来计算,3亿个手机充电器也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一旦手机充电器统一,无形当中国产手机充电器厂商的利润将会被大大削减。

  尽管国产手机的销量无法与诺基亚、三星等国际巨头相比,但在国内二三级城市仍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其中手机充电器已经成为手机厂商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在手机厂商和手机充电器制造商都将受到冲击的前提下,国际化标准如何更好地规避这种风险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然,若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手机充电器的统一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机充电器市场。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这项计划若成功实施,将会消除高达51000吨不必要的充电器,对节能环保将是一个福音。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