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过去,质量工作者给人的印象就是拿着老虎钳子到处“灭火”。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天,质量人的老虎钳子早已被电脑取代,而且地位也在逐步提高。质量经理,已经赫然印在了他们的名片上。2008年,仅报名参加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经理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就超过了500人。这些质量经理每天都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为质量的改进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一线日志将充分展示他们背后的故事。
每天都有几个投诉,每天都有几个质量记录要处理。于是和生产部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机器老化,质量无法改善”;和检查部门谈,得到的结论是“人工检查,难免有差错”。这就是我接手质量保证部之初所面临的情况。
难道正是的情况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为得到第一手资料,我便去现场明察暗访。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我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像那些管理者反映的那样,比如,机器布满灰尘,物品到处摆放,生产机器不稳定导致经常停产,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等。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很多重复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设备的问题引起的。比如,过去,公司在生产用水过程经常出现设备漏水问题,为了查出漏水的位置,我和维修部的同事用了几天的时间,找到十几处漏水的位置。我深知,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产品质量就很难得到大幅提高。
通过和公司高层沟通,我决定把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引入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也就是从TPM开始,我走上了质量经理的履新之路。
首先,根据我的倡导,公司对员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TPM内、外双项培训,外部培训由中介组织负责,内部培训由我和生产、维修部门的同事担任。培训教材也是由我事先和生产部、维修部的同事,一起针对我们现有的预防维修及日常维护项目商定的。
有时候,好的形式就意味着好的开始。为了给大家鼓劲,培训结束后,我特地邀请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参加了我们的5S管理启动宣誓仪式,而且董事长当场宣布的奖励措施,也极大鼓舞了员工的干劲。到我们制定实施计划的时候,企业原本只有1700人,却意外地收到了1万多条建议。由此可见,只要方法找对了,员工改进质量的积极性还是高涨的。
接下来就是如何做了。针对现状,我提出了对于一般的设备维护,由生产使用人员完成,专业的维修配备专业维修人员跟进的建议,得到了实施。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维护费用,降低人员成本。由于之前我们的5S管理工作已经基本稳定,而且员工也接受过培训,所以在做TPM的时候就轻松不少,员工们对于跑、冒、滴、漏的情况也很容易检查到,遇到问题也能随时处理。这也算是给员工“放权”的举措之一吧。
为做好重点设备预防维护工作,我还建议采取了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就我们公司而言,设备上使用最多,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泵和泵的过滤系统。为此,我和同事们通过研究,对不同的泵设立了不同的维修周期,在设定的周期时间,信息系统会自动给维修部和使用部门发出电子邮件,安排他们进行检修。而且,现在的检修也不再像以前刷刷油漆那么简单了,我们要求必须把泵拆开,对泵进行全面的清洁、润滑,并更换泵内的垫片。就这样,通过半年的时间,泵的使用寿命就由原来的两个月提高到了6个月,就是这项小维护,每年能给公司节约200万元。公司也按照最初的承诺,通过评估,对相关员工进行了奖励,这样更增加了大家的士气。
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时候,但工作职责使然,让我对待质量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就在5S刚刚取得一些成绩后,一些员工开始有自满的情绪,甚至连日常的洒、扫、清、除这样的打扫卫生活儿都不干了。要知道,不能坚持,是做5S管理的大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就耐心地和员工交心,并改变了管理方式,变定期检查为不定期检查,突击检查。
有一次夜班时段,我带上相机,悄悄来到车间检查设备维护情况。第二天,我就将拍到问题的照片发给当天的当班人员,并监督他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改善,而且将照片上墙“立此存照”,同时按照奖惩制度,给予当班人员扣分处罚。经过这样几次的突击检查后,大家的警惕性自然就提高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为此,我没少得罪人。但看到设备的维护率提高了,设备运转正常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特别是这两年,公司的客户投诉率也减少了近4成,我的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两年多的质量经理磨炼,我得到的最大经验就是: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无论做什么,自己一定要先做足功课,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其他人才能心甘情愿地跟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