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质监局与镇政府共建质监站取得行政监管新成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这是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质监局(以下简称南海局)在对全区6万多家工商企业日常监管与服务中的一组数据:

  近千家企业持有4148个QS、3C生产许可证和强制认证证书,需要实行证后监管巡查;近万家企业拥有38529台套特种设备,需要巡查监察;61629家和55258家工商企业需要标准化代码和计量部门的服务。

  然而,南海局的在编行政人员只有43人,有限的质监队伍,无论是行政力量还是财政能力,对量大面广的企业监管和服务均显得捉襟见肘。

  为破解这道难题,去年下半年,南海局争取到区政府的支持,首先在西樵、丹灶两个镇开展建立专职质监站的试点工作。

  在管理机制上,质监站设在镇(街)经济发展办公室,站长由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区质监局派驻1名业务副站长和1名专职人员负责相关业务工作。质监站的行政管理权由镇(街)行使,业务受区质监局的指导。办公场所、设备均由镇政府提供,质监站主要在南海局的授权下,履行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监督管理职能;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巡查业务,受理违法案件举报;开展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技术标准咨询等服务工作;就近就地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和培训。

  目前,该局已在全区8个镇(街)建立了专职质监站,与镇(街)政府实行人、财、物齐抓共管,克服了体制障碍,把质监工作延伸至镇(街),建立起了质量安全的基层监管和服务网络。

  专职质监站的建立,带来质监工作的“三个转变”:由一般的监督检查,向行政、法律、技术手段相结合和全方位抓质量安全转变;由仅停留在按计划的质量管理、办证登记,向深入企业和社会、主动抓服务转变;由一般的监管、有举报才执法,向主动出击、巡查暗访、群防群治转变。

  “三个转变”带来了全区质监工作一个“缩小”和一个“扩大”的可喜变化。

  “缩小”了工作面:将全区质监工作下沉到8个镇(街)后,下放大量的具体业务到镇(街)处理,提高了行政效率。质监站工作人员与辖区企业联系密切,更了解企业的动向与需要。一部分区局机关工作人员下派,使工作更专注,责任更明确,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更到位。

  “自西樵镇质监站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巡查次数明显增多,针对设备使用、质量管理等环节,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使企业能够正确按照规定接受监管,保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生产过程控制不断完善,产品出厂一次性合格率比以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西樵镇高敦织染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质监站十分赞赏。

  “扩大”了监管面:南海区区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去年全区GDP达1490.8亿元。要实现“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有相当大的困难。由于质监站工作人员长期专注于本辖区企业的工作,更了解企业情况,更容易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具有垂直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使违规企业产品更难出厂门。

  “西樵镇建站后,由于人地两熟,巡查的频次大幅提升,建站后不到3个月,巡查和监管的频次与力度提高了267%,无标生产监督检查覆盖率从12%大幅度提高到97%。”南海局局长伍华南对质监站起到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个“缩小”和一个“扩大”,也使质监工作实现了“两个到位”。

  首先是关口下移、监管到位。质监站身在基层,触角直达以往未能覆盖的角落,本地化监管缩短了工作半径,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行政成本,巡查效率明显提高,提高了各项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是业务下放、服务到位。职能的延伸使质监基层工作服务领域得到有效扩大。组织机构代码申领、年审、换发代码证,可直接到质监站设立在所在镇(街)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减少了企业办理业务的开支,月平均业务量同比提高60%。

作者:沈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