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认证结果有效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认证的社会公信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计划2009年开展“确认审核”的试点工作。这是记者2月25日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召开的第三次专门委员会上获悉的。
近年来,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合格评定界的关注。2007年10月,IAF(国际认可论坛)年会上提出了实施“确认审核”的建议,即由认可机构直接对获证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确认认证结果的最终有效。
我国是认证大国,特别是近年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使得认证结果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2008年3月,CNAS在北京成立了最终用户委员会,这标志着为认可机构同客户建立了新的沟通交流渠道,搭建了关注客户和最终结果的新平台。
摸清获证企业真实状况
出席本次会议的不仅有蒙牛、伊利、娃哈哈、华都等食品乳品企业,还有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北方重工、中国船舶等多家大型重工企业。
一些企业指出,近年来,认证领域不断扩展,认证数量持续增长,认证公信力需要提高,认可评审监督机制存在不适应。在认可评审方法上存在着“重记录、轻现场”现象;认证机构与认可机构之间、认可评审员与评定人员之间还存在对认可准则、认可依据标准和操作程序理解、掌握的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实施“确认审核”,可以有效规范认证市场。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认为,实施“确认审核”,一旦掌握了获证企业的真实管理水平后,可以反过来对认证机构作出客观评价,形成追溯机制,从而真正实现闭环管理。应该说,这是对现有认可评审和管理过程的一种补充。
专家分析说,《合格评定认可机构通用要求》和CNAS《认证机构认可规则》均明确了监督评审可以有多种形式。以前采取的监督评审和见证评审方式都是在认证机构和企业做好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 存在着不能反映最真实情况现象, 而“确认审核”是由认可机构对获证组织直接进行抽查,不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从而看到获证企业的真实情况,检查认证的有效性。
目前,国际上已开展确认审核的主要有TL9000认证制度的拥有者QuEST Forum、意大利认可机构SINCERT、印度认可机构NABCB和葡萄牙认可机构IPAC等,其做法都是由认可机构直接对获证组织进行抽查,但不是重复认证审核,也不同于见证评审,而是重点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产品质量等,时间可控制在一天左右。
利用合同关系进入企业
那么,认可机构如何才能合法地进入获证组织现场,对认证有效性进行检查呢?
据介绍,为了能够进入企业现场进行确认审核,今后的做法是与获证组织建立一种合同关系,即:在认可合同(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签署)和认证合同(认证机构与获证或申请认证组织签署)条款中明确获证组织有配合认可机构实施“确认审核”的义务,利用合同关系进入企业进行确认审核。
CNAS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能够尽快推动确认审核工作的开展,可由最终用户选择部分获得认证的企业(最终用户的供应商),协助CNAS选派的评审专家组(或者由CNAS评审员与最终用户代表共同组成审核组)进入企业现场进行确认审核,了解目前获证企业的真实情况,以便改进CNAS 的认可评审工作,同时也能使最终用户了解到供应商的真实情况,做到审核结果共享,真正实现共赢。同时,实施确认审核所需相关费用均由CNAS承担,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2009年是CNAS开展确认审核的试点阶段,不求数量多,只想取得经验。”CNAS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拟对10~15家企业进行确认审核,在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后,再进一步有效展开,以便使更多的社会相关方采纳我国的认证与认可结果。
(消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