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品牌亦当比德于玉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做品牌就像做人,牌品如人品,这是许多企业常挂在嘴边的话。不过,人有三六九等,人品高下悬殊,做品牌追求的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少企业至今还很模糊。

  其实,寻找一个参照标准并不难。古人做人追慕君子,又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若企业能以君子风范自况,修牌德如玉德,应该大有裨益。要知道,君子并非只是虚名,修德也不是没有回报,古人早就预设了相当实惠的期许——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治国,最终平天下。假如企业也这么一路“修齐治平”下来,那么做大做强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作为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成就宏图大业的第一步,修身自然极其重要,而所修的项目,即可以参照玉德罗列出来。古籍中对玉德的表述并不统一,有五德、七德、九德、十一德之说,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修德不是点兵,没必要多多益善,只需拈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所举玉德其四,即可说明道理。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的是玉颜色温和、洁净、光不刺目,尤感舒润,对应于君子宽厚仁爱之心。君子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人们喜欢君子,恰是因为他仁心宽广,胸臆似海。企业塑造品牌,亦当以仁德为基础,不论是对广大消费者还是自己的员工,都要做到仁爱至上。基于原始本性,企业逐利是必然的,这没什么不对,但一定不能见利忘义,更不可利令智昏。市场竞争越激烈,人心基础就越要牢固,不少企业之所以失利,与其仁爱不施、人心不稳、缺乏忠诚度和向心力直接有关。

  “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说的是玉的纹理色泽内外一致,不藏不掩。孔子对玉义德的理解是廉而不刿,其意指向是玉有棱角,但缺不伤人,喻为人廉正有恕。基于孔子信近于义的说法,义即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那么,企业讲究义德,就既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还要坚持原则,注重涵养。对内以义立威,对外以信树誉。现在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不高,有的企业甚至从事假冒伪劣活动,这种现象正凸显了企业义德薄弱,信誉丧失。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说的是玉敲击有声,既可音传于远,又可赫然而止,所谓玉声有节。而玉声之节,来源于玉致密坚实的内在属性。也就是说,智德之智,追求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即处事要稳妥全面,要有先知先觉的判断能力,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能够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做事,又能够掌握尺度,讲究策略方法。《孙子兵法》有“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告诫,道理如一。有些企业看问题总容易简单化、片面化,一旦企业遭遇困难,往往过于悲观,看不到丝毫希望,而一旦企业顺时应势,又过于乐观,结果是大风大浪还能撑住,小阴沟里却翻船。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培养智德,确立杂于利害的思维模式,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说的是玉坚韧、刚毅,即我们通常说的“百折不挠”。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企业要想在商战中求得生存,离开了勇字,必会面临失败的命运。虽然兵家所倡导的勇,具有更多的杀伐味道,“有死之荣,无生之辱”,企业自可不必生死相许,但观摩观摩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百年战事,我们即使看不到血腥,也足可见品牌之战的壮烈。在当代动态竞争的环境下,面对同样的市场机会,我们依然可以说,诸强相遇勇者胜。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