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口岸进境粮食数量再创新高,全年共进境大豆、大麦、豌豆等粮谷类产品2085批次、936.69万吨、51.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87%、196%。进境粮谷携带有害生物非常严重,共692批次的粮谷被检出携带有害生物,占总批次的33%,。为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随进境粮谷传播扩散,山东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八项措施:
定点加工,严格准入。为降低有害生物随进境粮谷传播扩散的风险,山东局对所有进境粮谷的加工单位实行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加工单位的防疫体系,内容包括从运输、储存、加工、下脚料处理到疫情监测等环节。目前取得加工进境大豆、大麦、小麦、玉米资格的加工企业分别为33、11、3、1家。
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为做好进境粮谷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山东局结合山东进境粮谷实际情况,出台了《山东进境大豆等植物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口岸局、目的地局以及加工企业的职责,避免了因职责不清造成的扯皮现象。
口岸检疫,快速准确。为做到口岸检疫工作的快速准确,山东局组织人员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435种有害生物名录,结合进境粮谷中有害生物发生和传播规律,筛选进境粮谷传带风险较高的有害生物种类。同时就如何进行现场查验和取样来提高疫情检出率进行探讨。这些措施的开展有力提升了进境粮谷的疫情检出率,做到了快速准确。
防疫体系,监管到位。目的地局对加工企业的防疫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监督货物定点加工,运输途中不得出现撒漏、丢包等情况,企业不得随意更改货物流向,实行核销制度;作为防疫关键环节的下脚料处理必须在检验检疫人员的监督之下进行。
疫情监测,落到实处。检验检疫技术人员定期对辖区内进境粮谷相关的码头、车站、公路及铁路沿线以及使用进境粮食的加工厂及周边地区,进行疫情普查。山东局不定期组织专家组对进境粮谷的检疫监管情况进行抽查。
技术培训,有的放矢。为做到疫情监测工作的有的放矢,山东局对分支局监管人员及定点加工企业的防疫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培训进境粮谷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种类、生物学特性,关键鉴定特征等。
从严执法,倡导诚信。山东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进境粮谷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质量检查,发现进境粮谷加工企业厂区内及周边地区存在外来有害生物,立即暂停该企业的进境粮谷加工资格,直至彻底铲除。对工作不到位的分支局,视情况采取了通报或处理有关责任人等措施,确保疫情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对防疫体系有效运转、诚信的企业,则在检疫许可、检验检疫监管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进境粮谷涉及货主、船代、货代、港口、铁路、公路、加工厂等诸多部门,山东局对进境粮谷各环节全面介入、协调配合、强化监管。建立口岸局、目的地局与港务部门等有关单位联系制度,确保每个监管环节不出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