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企业应如何加强管理、有效应对?不惧严寒,加强“冬炼”——这是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共同的心声。近日,在上海市质量协会的组织下,上海市各大企业的30多位质量经理人参加了“质量经理人沙龙活动”,交流了各自精益管理的实战经验,畅谈了如何在寒冬里提高质量、共渡难关的感想。
从一场变革说起
“如何渡过寒冬?我们推行精益管理,与其说是建立一种赢利模式,不如说是进行一场变革,搭建持续改进的文化,追求人的积极性,这才是最重要的。”上海电力公司质量经理孙雷如是说。
2005年,上海电力导入精益管理。最先进入的项目,是明显存在排除故障时间太长等极大浪费的抢修项目,上海市东供电公司浦东供电分公司成为试点。
据介绍,项目实施前,公司抢修流程中存在着3大问题:一是职责不明。在处理各类线路故障过程中各部门暴露出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环节过多。发生各类电网故障抢修均由设备运行部或调度操作班牵头,在工程队、分公司物料、许可人等多个环节协同下组织抢修,涉及环节和无关人员太多,效率低下。三是能动性低。供电营业站仅对低压设备进行维护、消缺,抢修等工作均由设备运行部及调度部门来处理解决,没有充分发挥供电营业站的功能和职能,碰到设备故障均由调度或设备运行部指派抢修队伍和人员,影响了抢修的时间和速度。
经过科学诊断,公司项目小组系统设计了抢修流程的整体优化举措,形成了涵盖按正常天气、迎峰度夏和特殊天气的抢修方案,同时辅以目视管理工具、抢修数据库和业绩跟踪考核等管理手段,从而建立起高效、灵活的抢修系统。“其中,值得称道的是配备了5S管理抢修工具箱、复合型人才的3人抢修车,能够当场解决80%的电力故障,还能为不能当场解决的20%故障反馈准确的抢修信息。”
浦东供电分公司在抢修流程优化精益项目中取得的试点成果,最后在全公司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平均抢修时间均有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公司职能部门着重抢修流程的规范统一,及时完善流程的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司层面的关键信息系统上提供持续改进的支撑手段,从而实现了整个精益项目的大闭环运作管理。
上海电力公司形成的精益生产体系框架包括了5大模块,即精益价值观、精益全景、推进模式(运营体系、管理体系、理念和行为)、工具方法、精益持续改进平台。其中,精益生产的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开展精益生产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而精益全景则从关键价值出发,系统地识别关键价值流和对应的KPI(关键业绩指标),确定可能的精益生产重大议题并进行优先排序,为公司重点地开展精益生产提供全局指南。在具体推进中,公司按照精益项目推进五步法,即“准备、诊断、设计、计划实施、固化完善”。
孙雷说:“精益管理不仅有有形价值,更重要的有无形价值。我们先后有1万多人次参与精益项目,大大提升了员工持续改进的积极性和能力,这种软实力的提升,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
著名的“丰田屋”
论坛上,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的质量经理潘明华以丰富的实践知识,介绍了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德尔福公司采用精益生产的情况。
“采用精益生产,首先要正确理解精益思想。”潘明华说,精益不是无休止地降成本,而是要抓住杜绝浪费与合理性生产,以达到最佳均衡生产来提升竞争力。
如何实现均衡生产,潘明华展示了“丰田屋”,标准化流程是地基,准时化生产是空间,拉动式生产是屋顶。
事实上,“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主要特点。这是一种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的连续“拉动”,与计划生产的“推动式”,形成了相反。“推动式”的计划生产,最终不可能达到“正好”。
德尔福精益生产的特点,是以物料的快速流动、资金最少占用为切入点,建立“拉动工厂”。组织生产线依靠一种称为“看板”的目视化管理形式,即由看板传递下道向上道需求的信息流,把顾客的节拍折算成时间变成生产的节拍,保证每道工序供应的准时化。当然,精益生产要求每位员工质量意识强,不接受上道的缺陷品。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这就需要现场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从细节的不断改善做起。如德尔福的生产线,原来是单线,后来改成了复线,复线又变成U字型。原来生产线是单线人一个一个来回走,走过去的时候是有效劳动,走回来的时候是无效劳动。后来变成复线了,两边都是有效劳动,但发现空间必须做得很大,否则两个人会撞到。之后把它变成U字型的,只能在里面站一个人的距离,这边走是有效劳动,转个身过来还是有效劳动,不用来回走。一个楼面如果可以放复线6个到8个的话,U字型就可以放9个到10个,就是多了一条生产线。这样就把成本降下去了。
这是在车间里的改善。潘明华说,精益生产做到最后,必然会感到这个东西供应商能配合,那个东西供应商也能配合,这样精益生产就走出了车间,向整个供应链延伸,最终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据介绍,通过开展精益管理,德尔福公司从2004年至今原料库存量已降低了50%。
提升微笑曲线两端
“在理光工作之前,我在阿尔卡特、德国西门子等都工作过,所以不光是日本流派。”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光)质量经理夏海锋开门见山地说,理光的精益管理已从原来生产领域向全方位扩大了。
夏海锋介绍,在运营方面日本有相当的优势,但现在也在学美国。过去日本主要是戴明奖,现在慢慢淡化了戴明奖,趋向美国波多里奇奖,日本品质奖现在结合了美国波奖模式作了相应的调整。在战略方面,美国很有优势。
“因此,要一头抓销售,一头抓研发,提升微笑曲线的两端。”夏海锋说,人家说中国的制造业,是“生产产能式”,本地只能消化中国生产的30%,其余都出口。在产品制造和生产管理上,做了很多改善,但真正没有得到多少收益。做精益省下来的钱,与“战略制胜”的结果,是完全不能比的,还是研发、销售渠道,最为重要。
“近年来,理光收购了很多部门,许多是与研发有关的前道,也有许多是与销售有关的后道。”夏海锋介绍,理光现在卖东西,完全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也就是卖整体解决方案。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帮用户测算他最经济合适的产品型号,而且有很好的网上和定制服务,甚至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搞定,总体的时间不会超过10天。“我认为,一是做好战略,二是工具在各层面都要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