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国标准化的历史地位及未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改革开放以未,特别是受到我国加入WTO的强力推动,中国的标准化事业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一个以工业标准化带动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的局面正在发展。社会各界、各个方面对标准化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服务经济、服务市场、服务社会寄予厚望。面对这样的形势,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和关心标准化工作的各界人士,认清中国标准化的历史地位、现状和未来发展,明晰肩负的职责和历史重任,不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须。

一、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信息化手段和传播方式高度发达的今天,回答标准和标准化如何重要,对于众多业内人士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可是如果有人对中国的民众搞一次标准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尽管人们的生产生活时一刻也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人们每天都在享用标准和标准化带来的秩序、便捷和快乐,可是在广大民众中许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甚至也从未想过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如果我们把这种调查放在中国的企业家和白领阶层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和白领阶层之间进行,我敢肯定,中国组的得分也同样不会很高。这样说是不是自谦?是不是在洋人面前枉自菲薄?都不是,应该说,这就是当今中国社会标准化意识的真实现状。

有意思的是,今我国的历史上情况并不是一直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标准和标准化发展并不落后。中国是有文字可考的世界四大文明国家之一,专家学者已经考证,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制作石器、发明弓箭骨针和贝壳项链的时候,就已形成和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如果说人们这时的标准意识还是朦胧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意识的话,那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加深,人们开始创造的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语言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标准化行为了。在经历了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两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之后,自主的、有意识的标准和标准化行为开始产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量器具、文字、青铜器、钱币和活字印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车同轨,书同文”,这是史书上的重要记载,也是对当时标准化的重要写照。度、量、衡的统一也是在那个时候实现的,成为世界上古代标准化的典范。

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秦始皇兵马俑和三星堆。

陕西有秦始皇兵马俑,这是大家熟知的。四川的蜀文化三星堆,前者距今2000多年,后者距今3000多年。尽管三星堆尚无文字可考,但从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无论是青铜面具、人像,还是玉璋、玉环、玉珠,包括大量的海贝、铜贝,从选材、加工、制造等各个环节来看,不仅反复地、大量地出现,而且已具备技术上相当的一致性,说明当时就有了统一的技术概念和要求。这种统一性的要求就是标准。

在汉武帝之前,铸币、煮盐、冶铁是不受国家限制的,从汉武帝开始将铸币权收归朝廷,并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实现了真正的货币统一。

中国北宋时代的毕昇于I041年~1048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成功地利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性原理,比欧洲类似的发明早了400年。

中国古代不仅注意研究和使用标准化,也注意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推进标准化。中国是最早用政令来规范统一标准的国家,如秦统一中国后颁布的《工律》就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必等”,这样的律条实质上就是对标准的规定。当时不但在《工律》中规定了手工业产品的标准,在《金布律》中规定了布匹的尺寸标准;还在《田律》中规定了农业和种子的耕作使用规范。到了宋代,由官方编写的110卷《军器法式》中更有47卷是军器制造规范技术标准,说明当时中国的标准和标准件还是相当发达的。标准是科学技术的基础,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给出这样的结论:“在公元3世纪到12时纪之间(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可是,那时中国的标准化事业具有相当水平,并不落后。

二、标准化事业反映国运之兴衰

在经历了数世纪的辉煌之后,中国的标准化事业伴随着经济和国运的衰败开始衰败了,这是发生在最近一、二百年之间的事情。

近代标准化发展史的帷幕是18世纪末由英国的纺织工业革命掀开的。蒸汽机和纺织机带动了大机器工业生产,促使标准化发展成有明确目标和系统组织的社会性活动。

1798年,美国的E.惠特尼首创了生产分工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成为“标准化之父’;1841年,英国的J.B.惠特沃思设计了“惠氏螺纹”,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统一的螺钉和螺母,为互换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1870年,英国建立了“公差制”;1900年美国的F.泰勒首创了劳动时间管理标准,成为“科学管理之父。”在这一系列变革和进步中,行业标准化和国家标准化行为开始陆续出现。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各种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民间织织纷纷成立,致力于解决行业技术的统一问题,制定和发布各种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如英国的机械、土木、造船、钢铁、电气工程协会;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土木、锅炉商协会、材料试验学会等。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这是世界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同年,美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1918年成立了美国工程标准委员会,其他工业国家德国、法国、瑞士、荷兰、日本、奥地利等也都纷纷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

正当近现代标准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曾经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中国标准化界却变得沉默了,不但无所作为,甚至无声无息。这是怎么回事?审视那段历史,我们就会明白,那个时候的中国,恰恰是中国封建王朝腐朽没落、帝国主义列强野蛮入侵,封建军阀相互割据的时候,国运衰败,民不聊生,经济崩溃,谁还能顾得上标准和标准化呢?由此可知,标准化事业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技术标准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来规范生产秩序和经济秩序,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些需要又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兴衰紧密相联的。国家兴,标准兴,国家衰,标准衰。今天的中国,标准化事业方兴未艾,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不是正在进入全民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兴盛时期吗?

三、入世对中国标准化事业的挑战

中国入世前后,标准和标准化事业受到了格外关注,这是以为,入世就意味着中国要承认和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由此才能享有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加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国在入世时谈判中涉及标准和标准化的承诺达13条之多,包括:

1)四个月内接受《标准良好行为规范》;
2)标准制定机构明确在定期审议现在标准使其与相关国际标准一致方面的工作方针;
3)现行自愿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4)将实施TBT协定的保护措施通知TBT委员会;
5)所有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议要求;
6)保证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适用相同技术法规、标推和合格评定程序;
7)按照DRT协议的含义使用“标准”和“技术法规”;
8)列出直接设在中央政府下,己经被授权可以批准发布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的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
9)描述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政策;
10)每5年审议一次技术法规,以使技术法规中引用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11)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的技术法规在5年内增加10个百分点;
12)发布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公告,并公布这些信息的出版物名称。
13)对拟议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证求公众的意见。

很显然,要兑现这些承诺不仅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更重要的是还要在许多方面实行改革。不改革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难以使中国的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连标准化这样的基础事业都没搞好,要入世了才知道这也不适应,那也不适应,实在很遗憾。有这样的埋怨,盼望着早日把事情做好,心情固然是好的,但也要客观地看,历史地看。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十年,我们是自我封闭起来搞社会主义,运动场上口号震天,运动员却只有一个,因此永远都是冠军。打开国门之后,赛场上的对手不但多起来了,而且强手如林,由此我们才找到自己的差距,知道不能孤芳一赏,才痛下决心,增强实力,以求一搏。这就是历史,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对待历史,全盘继承不行,全盘否定也个行,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它,科学地总结分析它,才能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来。

新中国建立五十多年来,除了“文化在革命”十年浩劫的破坏,党和国家对标准化事业还是重视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家就在中央技术管理局设置了标准规格处,专门负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从1949年后开始到1955年间着手建立了企业标准和部门标准。1956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时设立了标准局,进一步加强了标准化工作。1963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标准化工作会议,确定32个研究院、所和设计单位为国家标准化核心机构,使标准化工作有了进一步推进。此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部受到了强烈地冲击,标准化事业也不例外。拨乱反止后,1978年国务院颁布《工业二十三条》时,对搞好标准化工作又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久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并在同年成立了国家标准总局。这是对标准化工作的又一次强化。1988年7月,在原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基础上组建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同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使标准化工作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正式纳入了法制轨道。这些历史沿革,清楚地表明,党和国家对标准化事业一直都很关心、很重审,也在一步一步采取措施予以加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逐步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才使标准化事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尽管如此,总的看,我国的标准和标准化事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入世后,与世贸组织的规则要求相比很不适应。我国原有的标准和标准体系不仅存在水平低,管理落后的问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不适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是技术标准的总体水平偏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不高,标准制修订周期偏长,市场反应滞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等。如果不是入世,人们也许不会如此关注中国的标准和标准化事业怎样发展,不会研究中国标准化的差距和问题是什么,不会探索这些差距和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应该如何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入世对中国的标准化事业来说,确实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国家标准委成立之后,我们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的新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标准和标准化事业,从以下几个方向提高了认识:第一、我们认识到,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始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体准化面对的新形势是:经济全球化进程进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国产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尤为重要。标准作为技术基础,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贸易组织强调标准的一致性,这一总的原则无可非议。可是世贸成员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别人做到标准一致,另一方面却在千方百计运用标准等技术手段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贸易,这说明标准已经从原来控制生产的手段发展为调节贸易的手段,标准跟不上去,不但技术要落后,贸易也要落后。第二、我们认识到,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时期,正在全面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质量的基础在标准。长期以来,为什么我国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竞争力差?除了过去短缺型经济以数量为主的因素外,产品标准不高,牵就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企业生产根本就没有标准,有的有了标准也不按标准生产,更谈不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大量的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大批产品的积压和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有许多都与这种状况有关。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源头、从基础做起,下功夫做好标准化工作。第三、我们认识到,经过几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
短缺型经济已经结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正在融为一体:地区间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正在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增长比例正在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标准和标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围,不但工业需要,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呼吁标准化。标准和标准化如何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如何为扩大开放、增加贸易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等等,将起到重要作用。第四、我们认识到,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正在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中国的经济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之中。作为生产力的更要组成部分的技术标准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变革。在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不这样,标准化工作就必然落后,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创新,不是谁让创的问题,也不是谁愿不愿意创的问题,而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意,非干不可,非干好不可。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找到标准化工作在新时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2001年4月,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局),作为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标准化主管机构,统一管理、监督和和综合协调全国的标准化工作。机构改革中的这一举措是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保障。

四、勇于改革,实现标准化事业的新发展

要搞好新时期的标准化工作,首先要破除几大障碍:

一是思想观念问题——标准化发展至今已有百多年史,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市场取向:标准项目根据市场需要提出;标准内容按照市场需求制订;经费来源依靠市场(国家需要的标准国家出钱;企业需要的标准企业出钱);标准作为非盈利性产品出售满足各方需求,同时也作为标准化组织的经费来源之一解决自身需要(其他经费还包括会员会费、认证收入、公共赞助和政府补贴等等)。这样的体制和机制,使标准化工作紧紧贴近经济、贴近市场,贴近竞争。也不会给政府带来更大的负担。至于政府发布的技术法规涉及技术要求的内容,则一律引用经国家授权认可的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没有人再去另搞一套。

我国则不同,标准化工作一开始就是计划取向,政府包办。中国标准化管理体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建国之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标准化体制也是参照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由于当时企业生产完全被纳入国家计划严格管理,产品实行统购包销,标准当然也要由国家统一制定、统一施行。1962年国家颁布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都对各级和各类标准做了统一规定,明确“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是技术法规”,实行强制性管理。可见中国的标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政府管理经济、指挥生产的行政手段出现的。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那时的产品生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也无需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产品只有计划成本而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效益核算。在这种大环境中,谁还在意制定标准用了多少投入?谁还研究标准是否具有价值呢?第二阶段是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到现在,这个阶段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手段的改革转型期。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形成,产品真正商品化了,企业开始讲求经济核算。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核算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也认真地核算管理成本,这时对标准投入的核算便是理所当然了。与此相比,在国家宏观管理这个层面上却相对滞后,尽管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把原来统一推行的标准划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同时引入了认证方式加以推广,但从当时的认识出发,对标准仍然强调的是政府集中控制和行政主导。

尤其是标准的申报。立项、备案、审批及标准制修订经费的投入等,仍然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说了算。
除了企业标准之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经费投入也由各级政府独家包办。财力不足,就采取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办法推着干,这种状况延续至今,近年来虽然也做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是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

由于政府出资金,官员定标准,企业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对象,形成了标准制定和标准使用,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两层皮现象。使得标准制修订与市场需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严重脱节。在现行20000多项国家标准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标准制定出来根本没多大用处,甚至有的只有文号,连文本也找不到了。同世界其他国家比起来,也许中国政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用于标准化方面的财政支出并不算少,却是投入多产出少,有的甚至是只投入没产出。

二是管理体制问题,就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标准化机构和人员来看,也许我国的标准化专业队伍是世界上最庞大,但也是效率不高的。吃标准化皇粮的有国家、部门、行业、地方,直至市、县一级都有,标准化研究机构和事业单位也层层设置,无所不在。但它们的现状如何?作用如何?未来怎样?却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入世之后,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看到标准化的影响增大了,工作越来越重要,误认为这是加强行政管理的机遇,主张继续强化标准化的行政色彩,甚至各行业、各部门都要管。这显然是与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大相径庭的。

三是运行机制问题。第一是如何立项目。过去是各地、各技术委员会报项目,要钱。标准化主管部门分项目、分钱。项目的提出许多不是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脱节,对经济发展起不到多大促进作用。第二是如何管理。企业参与差,透明度低,列了计划完不成或完成了水平也不高,有的是钱花光了标准制修订却放在了脑后。个别项目确定后,钱也花光了,几年也拿不出标准草案,不了了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四是基础工作问题。全国各级各类标准化机关、机构长期依赖吃皇粮,多数面对的是生存而不是发展,这种状态如何改变7标准化的社会资源(社会需求、社会资金、社会力量)怎样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标准化研究机构如何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标准化信息资源如何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并与国际接轨等等。

五是队伍建设问题。标准化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建设一支专业过硬、技术精良,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并能紧紧跟踪国际前沿的技术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许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实验数据和生产实践的验证等等。除了调动和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外,对技术人员从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培训,实行人员和知识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本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取向日趋明朗;企业将逐渐取代政府成为制修订标准的主体;标准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产品,其生产过程将日益公开、透明并成为专家广泛参与的产物;政府将由标准制修订的直接组织者逐渐成为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监护人、委托人和第一用户;标准生产中的各项投入不但要准确核算,也要开辟多种渠道,合理解决。与此同时,标准在转让时,既要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也要适当地收取成本,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机制下,各类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将不再具有行政色彩,而成为标准的生产车间。整个标准化生产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级标准化组织靠生产技术标准这种特殊产品为政府和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回报,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最终走上与发展我国社会本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标准化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大趋势,认清这样一种趋势,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其一,对于我国各级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一是可以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负担不单中央政府、各行政主管机构有,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其中既包括标准制修订经费的投入,也包括管理和人员经费的开支,甚至包括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二是从精力上也可以使各级政府从繁杂的具体性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缩减行政成本。三是可以使各类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重新认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尽职尽力地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为市场服务,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服务。其二、对于企业来说,直接参与标准化工作,可以使企业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作用,从而直接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争得了主动权。其三、对于全社会来说,可以进一步增强标准化意识,用标准化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自身利益,用标准化规范企业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促进诚实守信,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等等。好处之大,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趋势并不是现实,从现实出发,顺大趋势而行,需要的不但是要找到路,还要架起桥,这一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革。尽管同其他任何改革一样,标准化事业的改革也会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我们就会成功。

(本文作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作者:王忠敏 来源: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0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