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杭州质检院发布一新国家标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食品中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筛选检验 酶联免疫法》(GB/T 22429-2008)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2009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市质检院2006年承担的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运用于检测实践中将提升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效率50%以上,同时申请的专利成果投放市场每年可为生产企业获得税利500万元。

  项目课题组成员肖海龙博士在解读该标准时介绍说: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已有一套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标准,但还存在不足。食品中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我们挑选了对人体无害的黑色芽孢菌,研制成菌落计数质量控制的标样,并提供了一套质量控制方法,该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质控方法具备实用性,便于推广使用,为各卫生检测机构菌落计数的检测质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同时,还采用免疫学技术摸索出一套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好,可以应用于各检测机构,缩短检测周期。

  据了解: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0157、坂崎肠杆菌等致病菌,是引发食品中毒的常见细菌(可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乳制品、海产品、蔬菜、豆制品和糕点),人,特别是婴幼儿食用了这些细菌感染过的食品容易引发呕吐、腹泻、败血病等急性病,婴儿感染坂崎肠杆菌的死亡率高达80%,而采用免疫学技术,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初筛,具有效率高、准确性好的特点,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效率具有重大意义。课题总经费为52万元,其中20万元为浙江省技术监督局下拨,32万元为杭州市质检院自筹。重点解决的是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过程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导致检测数据不确定性增大和传统的食品致病菌检测步骤繁琐、耗时长,跟不上快速反应的要求的问题。课题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标准物质及制备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目前初审合格。该院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共公检测服务能力将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佚名 来源:杭州质监网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