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8年12月21日,记者在2008中国东阿阿胶文化节现场获悉,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按照相关规定,非遗项目要有代表性、杰出性,具有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要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长华认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在于该项目具有独特的工艺、原料、水源、产品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东阿阿胶有着2000多年的发生发展史,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底蕴极其宽泛丰厚,特有的地理环境与水质、长期探索积累而形成的精湛技艺、历代医家的研究应用、数千个经典验方、卓越的养生医疗价值,如养生、进补、卫生民俗以及上海的膏方、广州的煲汤等已与民众的生活融为一体,陶弘景、李时珍等历代医家及李世民、朱熹、杨贵妃、乾隆皇帝等历代君主名流的故事史料等都是其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特别是东阿阿胶在列入国家首批非遗扩展项目之后,对于依照国际法保护东阿阿胶这一传统瑰宝的知识产权,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潜在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谈及对东阿阿胶这一国家非遗的打算时,东阿阿胶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恢复阿胶的“补血圣药”和“滋补上品”历史地位为衡量标准,通过建立阿胶古方、传统技艺生产线、代表性传承人和健在的老炼胶工带徒等方式使阿胶制作工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通过恢复阿胶历史传统品种和开发古代经典验方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建立养驴基地,以肉谋皮,开发驴肉产品等措施保护相关资源;通过博物馆巡回展、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使阿胶的医药、养生、补血、美容、滋补、膏方、煲汤文化进入城乡社区和国外,借助国家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平台,选定10余个省市,通过名医、名院、名科、名店将阿胶免费送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手中,在改变人们对阿胶价值的消费认知的基础上,使阿胶的养生保健民众化、个性化、地域化。
据了解,东阿阿胶股份公司已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在日本、韩国上市了壮健口服液等阿胶保健品,搜集整理了阿胶古代经典验方和民间验方3200多个,这些验方主要集中在血症、风症、妇科症、肺症、温病及各种阴虚杂症等诸多方面,其中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有近百个。公司先期锁定补血止血、滋补保健、美容养颜三大方向,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白细胞、润肺止咳、结核病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改善骨密度和促进钙吸收等10个领域,而且已初步选定20余个经典验方,将按照药食并举,以食为主的原则,逐步使其产业化。公司将在今后每年冬至举办中国东阿阿胶文化节,阿胶文化节后上市去年生产的首批九朝贡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官员还透露,今年国家要评30名国医大师,要让这30名国医大师讲阿胶、用阿胶。
12月21日11时,也就是农历冬至的子时,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还按照古代阿胶生产习惯,举办了九朝贡胶开炼仪式。九朝贡胶是过去东阿县专门用来进贡朝廷的阿胶传统名贵品种,需要当地县官监督,在冬至这天子时取东阿阿胶井里的至阴之水,用乌头驴的驴皮和桑木柴等古方炼制。这项传统工艺已中断上百余年,如今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