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湛江局9次成功通过迎检工作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水涨船高”,湛江对虾出口却连创佳绩、形势喜人,特别是对美国出口量不断攀升。据称,美国人餐桌上每5条对虾就有1条来自中国湛江。名声在外的湛江对虾自然就成为关注焦点。不到4年的时间,湛江虾企接受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9次检查。事实胜于雄辩,迎检结果一次又一次地树立了“中国制造”的信心。

  “金字招牌”越叫越响

  “那个时候,刚刚送走欧盟检查团的专家,又接到美国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将来考察的通知,湛江水产一次又一次被放在聚光灯下,接受国际检阅和考验。”说起9次迎检,湛江检验检疫局局长吴春景感慨万千。湛江局作为迎接国外检查的牵头政府部门,责任重大,其压力可想而知。

  2005年2月5日,湛江局接到通知——欧盟水产品代表团即将来到湛江,考察整个水产品生产链。

  当时离春节只有3天,真正用于迎检准备的时间不足20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第一次迎检的湛江检验检疫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要压力变为动力,坚持做到科学筹划、严密组织,要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迎检任务。”湛江局党组的话掷地有声。从抓责任落实到制定具体帮促方案;从抓技术指导到建立每日一次“碰头会”,湛江水产品迎检工作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湛江水产品是经得起检阅的。3月3日,本来说好要去考察养殖场的欧盟检查团却突然改变主意要去看加工厂。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突然袭击”才更具有真实性。在加工企业,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的工人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每个车间都配有员工消毒槽和器具消毒槽……当听说员工的入岗准备总共有十几道程序时,欧盟官员不由连连说着“好”,并称赞湛江局“对企业的监督整改采取的措施很有针对性,工作也很细致认真。”

  在顺利通过欧盟检查团的考察后,湛江水产品成为中国出口食品的一块“金字招牌”,从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代表团到韩国海洋水产部、农林水产食品部考察团再到美国FDA考察团,在一次次国际检阅中越叫越响。

  每一次迎检就是一个契机

  2004年初,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6个主要对虾出口国提起反倾销诉讼,在中国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帮扶下,湛江国联公司奋起应诉,同年12月,最终以“世界最好的加工厂”而赢得了0.0676%税率的胜利,在中国水产界写下辉煌的一页。

  2007年6月28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鲶鱼、巴沙鱼、虾、鲮鱼和鳗鱼5种养殖海产品实施自动扣留检查措施,使我国南美白对虾产业再次陷入困境,同时美方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来华考察残留监控体系的要求。

  同年8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国联公司两次直面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考察团、美国FDA检查团的考查。8月22日,美方终于同意在一定的条件下解除自动扣留检查措施,湛江国联水产成为中美首个解禁试点企业。9月18日,美国终于发函同意解除国联禁令,国联成为全国首家解禁企业,同时为第二批申请解禁企业考核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针对一些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的情况,湛江局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并特邀专家为本局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及湛江市水产企业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讲授水产品药物残留初筛检测知识,大大提高了检验检疫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药物残留检测水平。

  “水产品规范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树立大监管的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监管的协作机制,形成政府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达到监管有效的目标。”经过了多次迎检的“洗礼”后,勤于思考的吴春景举一反三,把迎检获取的启示用到了关于完善政府监管协作机制的思考中。

  有人说,湛江对虾产业在国际水产市场上的地位日渐上升,已成为欧美国家考察中国对虾产业的标本。业内人士认为,湛江要成为全球重要的对虾生产基地,必将面临各出口国更多的考验,而欧盟和美国的检查,不过是第一步。同时,有关行业人士认为,在面临着欧、美等国一次次考验的同时,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湛江作为全球重要的对虾生产基地的“江湖地位”也在不断确立。

作者:罗莎 孙霞云 肖斌 麦文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