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质监局着力健全科学发展监管机制,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监管机制、完善检测体系入手扎实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较好实效。
西藏质监部门达成了普遍的共识,要有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质监工作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质监部门必须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西藏质监局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的现状,要求区内各级质监局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服务与监管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监管”的理念,帮扶指导食品企业和小作坊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西藏质监局着手起草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监管办法》、《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有效维护食品安全。2008年以来,该局还严格执行驻厂监管制度,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均实施驻厂监管,坚守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沿阵地。同时,加强和完善索证索票制度、原辅料进厂台账制度、产品销售台账制度和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有效追踪源头。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西藏质监部门存在技术基础薄弱,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保障,影响质监工作的有效性。根据这一实际,西藏质监局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汇报,及时提出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规划项目,尽快建立自治区、地(市)质监部门检验检测体系,达到自治区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备规模,检验检测项目覆盖全部28大类食品,6个地(市)质检机构具备一定检验检测能力的目标。同时,西藏质监局督促各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身技术机构建设,帮助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配套的检测实验室,确保具备自检能力。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检验检测实验室资源,使各相关部门间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检验检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