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年份” 转打树龄、企业自定“标准”
2008年1月1日《葡萄酒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的正式实施给2008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烧了第一把“火”,业界纷纷希望新标准能给以“年份”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来个紧急刹车。但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发现,新国标出台一年了,年份酒抛售依然存在,且出现了企业各自自制质量分级标准的混乱现象,消费者在购买时依然难以从名称上分辨优劣。我国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尖锐地指出:因为缺乏相关的检验技术标准,貌似严格的新国标实际上对“年份酒”的鉴别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名词解释
年份葡萄酒——2008年1月1日施行的《葡萄酒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年份葡萄酒”所标注年份须是葡萄采摘年份,且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80%。
现象1 不打“年份” 转打树龄
记者近日在市面上走访时仍可发现众多标称年份酒的葡萄酒,其标签原葡萄汁浓度一栏均无一例外填写着100%。
据了解,在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前,国内大多数葡萄酒企业习惯使用“年份划分”和“产区划分”等一些常用的分级办法,但因只强调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某单一因素而存在着不全面的弊病,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检测标准,鱼龙混珠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在新标准正式实施之后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大部分年份酒开始抛售,另一方面,打着“树龄”“产区”“品种”等分级方法的葡萄酒又多了起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郭松泉表示,各个企业所参照的标准不一,按照年份、树龄给葡萄酒等级进行分类的做法都有不妥,不符合国际的潮流。行业对葡萄酒质量分级的关注在不断增强,而对原产地的注意力在逐渐削弱。国内葡萄酒行业要因应国际潮流,结合国外葡萄酒质量分级方法,寻求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分级制度是大势所趋。
现象2 企业自定“标准”受质疑
由于葡萄酒产业起步时间不长,目前我国在对葡萄酒产品质量的评定方面,还没有一种受到行业一致认可的通用分级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的巨头们开始对自身产品实行质量分等体系。张裕推出了“综合质量分级体系”,对葡萄酒从葡萄园、葡萄原料、酿造工艺、橡木桶陈酿、调配、瓶贮六道关键环节进行综合评定,按质量高低划分为4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大师级”、“珍藏级”、“特选级”和“优选级”。
而长城推出“星级”系列干红,将产品分为一星到五星;“华夏长城”推出特定“小产区”干红,将产品按照产区打上了A区、B区、S区等标记;长城庄园将产品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特选、优选、珍藏
不过对于企业的分级,不少消费者产生了质疑,比如分类依据太复杂与繁琐,名称和顺序不太好记等。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分级标准并不能让消费者明了哪个等级是较有优质、哪个次之,反而让大家觉得有点混乱。
郭松泉表示,这个分级制度已经讨论了七八年了,即便是新葡萄酒标准已经实施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国内依然缺乏权威的“分级”标准和方式,对于国内葡萄酒行业来说,建立一套让消费者看得懂的“分级”标准非常必要。
据了解,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对葡萄酒进行三个质量等级以上的分级管理,郭松泉和我国葡萄酒行业泰斗郭其昌早在1999年就为在我国进行葡萄酒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而奔走呼吁。并将意见结集成《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制的质量定位方法》一文,针对不同葡萄品种、产出酒的糖分及加工技术等多个综合指标进行评级,初步把葡萄酒的等级定为特级、优质和佐餐酒三级。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标准一直没有被采纳。
原因: 年份酒检测和管理标准缺失
郭松泉表示,新国标在定位年份酒之时看似很严格,规定“年份葡萄酒”所标注年份须是葡萄采摘年份,且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80%,“此标准一出,等于直接宣判那些浑水摸鱼打年份酒概念的葡萄酒的死亡。”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或者管理标准出来配合标准的实施,其效果和影响力自然十分有限。
事实上早在新国标刚刚出台之际,行业内的专家就直接指出其可能会遭遇技术壁垒。因为虽然葡萄酒年份终于有法可依,但是当时国际尚无准确的检测技术,检测技术问题一日跟不上标准的“脚步”,企业、产品如何取信于消费者始终是压在行业内的一块“大石”。
而此前,消费者对葡萄酒“年份越久越好”的认识误区被一些不良葡萄酒企业利用,虚标年份的现象一度非常泛滥。一位葡萄酒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行内人士,要准确分辨出年份酒亦非易事,更何况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
他山之石
据介绍,在国际葡萄酒行业,有两种产品质量分类标准是比较流行的。
一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原产地控制命名”,即AOC制,法国将葡萄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法定产区葡萄酒(AOC)、优良地区餐酒(VDQS)、地区餐酒(VDP)、日常餐酒(VDT),这种模式一开始是按照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划分,后来出于知识产权和地域保护目的,慢慢演变成“原产地命名”。
另一种代表是美国的“美国葡萄栽培分区”,简称AVA。这种模式在规定葡萄产地限制上的参数不多,仅严格限定地理范围。在美国,分级工作更依靠权威的评酒师或评酒杂志等来完成。这些具有国际声望的专业评酒师对美国葡萄酒的等级评定和大力推荐,大大提升了美国葡萄酒的声誉。由于权威力量介入,使得美国在短短数十年成为优秀葡萄酒生产国。
消费者呼唤质量
等级明确化
“我们普通的消费者该如何辨别一平葡萄酒所标注的年份是否真实?我们不是品酒专家,品鉴不出来,如果有疑问难道要到专业检验机构去鉴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消费者和市民陈先生一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企业愿意在质量分等方面做尝试和努力,但这样一些分等究竟可不可行,尚需接受市场的检验。毕竟消费者不是标准的专家,不懂得应该通过哪些关键环节评价这些企业所认定的等级,他们所需的只是一套能让他们明确地分出葡萄酒等级高低的标准,并按照这套标准做到理性消费。
随着消费者葡萄酒消费的成熟和消费观念的理性化,相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会再被一些浑水摸鱼的年份酒所忽悠,毕竟消费者希望餐桌上放的是一瓶优质的葡萄酒而不是一瓶标称是那一年生产的葡萄酒。从这个意义上看,“年份酒”概念必将被国际所流行的“质量等级制”所替代只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