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改进认证管理 减轻企业负担

点击数: 49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汽车零部件小行业的年会。在会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反映我国现在实行的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不合理的问题,呼声之强烈,令人吃惊。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生产3C(强制性认证)的零部件企业要把一个新产品投放市场必须取得两个认证:3C和产品"公告"认证。这两个认证的内容基本一样,但是两套程序,两套做法,分别由国家的质检和行业管理两个不同的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进行,企业重复做工作、重复付费;除了新产品,对正常生产的产品,质检部门还要每年进行2~3次的例行检查,按产品的品种规格收费,仅这一项业务,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

  作为国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立法,实行监督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是不是应该由国家的一个部门对企业?而不要政出多门,增加企业负担。最近,听说交通部门正在计划出台一项汽车准入的行业规定,也要对进入交通系统的汽车进行检测认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重,经济不景气,企业生存面临非常困难的时期,这些出自部门利益的形形色色的规定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企业--尤其是中小零部件企业经营更加艰难。

  对于产品质量的责任问题,也值得探讨。质量监督部门"极其认真"地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检测、监督,甚至还搞出什么"飞行检查",好像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负有神圣的责任,耗费了自己的人力、物力以及企业的大量费用。可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受到了损害,却没见有人出来承担一点点责任,还是全部把责任推向了企业。大家不禁要问,你的工作是对企业负责还是对消费者负责?出了问题你应该负什么责任?我认为,产品的质量归根结底还是应该由企业负责,质量管理部门如何定位、如何管理,很值得研究。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好的管理经验,我们应该借鉴。

  当前,金融危机正在蔓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1月份,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月度产量出现了较大负增长,明年能否保持增长,对全行业是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是生存的压力。企业正在经历严冬,政府也应该过冬;企业面临转型,产品要升级,政府的管理水平也应该升级。政府越是在这个时候,手中的权力越是要体现在为企业的服务上。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的首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成这个任务的主体是实体经济,是企业,因为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垮了,经济的机能也就没有了。我们看到,中央下了很大的决心,在财政、金融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并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因此,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贯彻中央的精神,下去调查研究,积极听取企业的意见,尽快改进目前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准入认证和质量认证的管理,不要出台增加企业负担的规定,为企业雪中送炭,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帮助企业渡过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栏目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作者:董建平 来源:汽车产经报道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3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