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大市,农业种植面积达790万亩。今年以来,聊城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农稳市”战略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当地的产业化优势和特色农业,把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有力措施,本着“建立一个组织、培植一个产业、壮大一个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今,全市已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43.7万亩,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标准化农业正在引领聊城步入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前,聊城市已申报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争创山东名牌1个,无公害农产品54种,4大类涉农产品制定了27项产品标准。
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产品走上“特色”路。围绕全市的产业化优势和特色农业,探索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的经验。同时,本着“建立一个组织、培植一个产业、壮大一个企业”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市的产业化优势和特色农业,采用产业企业+基地+农户的示范模式,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选择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的经验,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副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为依托,在一定区域内对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均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达到了提高农副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目的。临清中华鳖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今年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为推动中华鳖养殖业发展,聊城市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产业资源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帮助和指导地方政府制定了《中华鳖形态标准》、《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等6个标准,并派驻一名标准化指导员定期对中华鳖的供料、免疫、温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不断改进其养殖技术,提高丁马甲鱼的品质。目前,丁马甲鱼基地养殖面积4010亩,年繁育优质中华鳖苗种1000万只,涉及临清市7个乡镇,年产成品中华鳖2280吨,使农民每年每亩增加收入3000余元,中华鳖畅销山东、河南、广东、浙江等17个省市。
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聊城市局紧紧围绕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采用“产业企业+基地+农户”的示范模式,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为依托,指导生产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从种子、种畜、种苗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抓起,逐步在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双孢菇是莘县四大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莘县局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做大做强双孢菇种植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先后帮助地方政府制定颁布了莘县地方标准《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双孢菇种植标准》,对双孢菇的种植、培育、采摘等生产过程制定了系列标准。同时,为让农民切实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还从培训入手,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推动了双孢菇标准化种植知识的普及。目前,这个县种植面积已达800多万平方米,成为“江北双孢菇第一大县”,完成了从简陋式菇棚到集约化菇房的嬗变,年种植面积达7万吨,年产值收入3亿多元,亩均效益在5万元以上,成为全国著名的农民种植小蘑菇增收县。通过推行标准化种植,莘县双孢菇产业实现了量变和质变,还拉起了“金链链”。不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农业巨头”前来投资建厂,实现工厂化生产,而且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当地运输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目前,香港澳登实业有限公司、烟台九发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莘县,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莘县双孢菇在香港超市每公斤的销售价格达300多元。北京、长春、哈尔滨、宁波等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客商长期在该乡市场蹲点收购。双孢菇产业带动个体运输户2万余户,装卸工5万余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80元增至2350元,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
积极推广标准化知识,让知识惠及农民。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标准化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农业标准意识,让全社会都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重视农业标准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整合,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数据库,建立快捷方便的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略,构建及时、准确、高效、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信息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今年以来,聊城市质监部门已举办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培训班56余期,接受标准化知识的农民达6.2万余人。为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聊城市实施了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工程。来自质监、农业、科技及粮棉、蔬菜、林果、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领域的50余名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全部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民送标准化知识和技术,手把手指导农民生产,并与各类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户结成帮扶指导对子。按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建设以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农副产品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共与农民结成了26对利益共同体,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余项,建立各级农业示范区(点)8处,参与制(修)订农业标准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