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日前在中国国际标准化与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论坛上指出:目前,在全世界的1.6万项国际标准中,99.8%是由外国人制定的,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这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只能遵守由外国人制定的标准。
我国标准化目前的这种现状引起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记者近期就当前我国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走访了多年潜心于标准化研究和参与标准化制定的部分专家、学者,他们对标准化的前瞻性认识和深层思考,颇值得借鉴和参考。
我国标准化工作问题严重
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说,新中国成立54年来,企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暴露出很多的差异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标准制定周期太长,工作效率过低。标准委曾对4939项要在5年内完成的国标制定项目做了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分析表明,一年内完成的占2.6%;两年内完成的占11.2%;3年内完成的占33.8%;4年内完成的占18.2%;5年以上完成的占10.7% 未完成的占23.5%。
第二,标准水平偏低。由于受技术水平低、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落后、标准复审不及时、标龄太长、标准修订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少国家标准水平比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水平明显偏低。
第三,标准的实施状况差。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负责人、管理者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太差成为阻碍标准推行工作的重要原因。
第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太低。国家标准文本采标率为43.5%,但实际采标率(等同等效采用)只有24%。
第五,标准的研究工作薄弱。由于机构的变化,研究所被推向市场,公益性事业难以为继。很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机构经常因为没有地位而被撤销,导致了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的人员老化,流失严重。
标准之争就是市场之争
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马林聪说,谁掌握了标准,就意味着先行拿到了进入市场的入场券,进而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成为行业的定义者。
以美国高通公司为例,它不生产手机,但拥有CDMA核心动技术标准,中国手机厂商每生产一部CDMA手机,都得先向高通交一笔费用。没有标准的掌控权就意味着你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学,而且还要缴纳昂贵的学费。
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模式正在由政府操作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的良好模式。
今年7月17日,中国信息产业部与国内五大IT、家电巨头在京成立了信息设备资源共事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意欲打造“中国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将为国外数字家电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一道国人说了算的门槛。
市场化是标准发展趋势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矫云起说,标准化事业发展至今已有10O多年历史。发达国家的标准项目是根据市场需要提出的,标准内容则按照市场需求制定,经费来源也依靠市场(国家需要的标准国家出钱,企业需要的标准企业出钱)。
标准作为非盈利性的产品出售,不仅满足了各方需求,同时也解决了标准化组织的经费来源。这样的体制和机制,不仅使标准化工作贴近市场,贴近竞争,同时也不会给政府带来更大的负担。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实际积极地学习和借鉴。通过改革,彻底改变标准化工作完全由政府出资金、官员定标准。企业被动接受的局面,打破标准制定和标准使用、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两层皮现象,使得标准的制、修订与市场需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紧密结合。
标准化运行机制亟待改革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著名标准化专家李春田说,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队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但效率却不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各级政府在标准化方面的支出并不算少,但结果却是投入多产出少,有的甚至是只投入没产出。
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下决心改变过去各地、各部门报项目、要钱,标准化主管部门分项目、分钱的旧管理模式,建立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新机制。
要建立对各类技术委员会的管理考核制度和标准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负责制度。对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还在制定中的国家标准进行彻底清理与审查,凡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脱节、水平不高、质量较差的要坚决清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