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湖北省宜昌市质监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宜昌市质监局各科室、所、站及县、市、区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宜昌特种设备检验所各项工作逐年上一个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所加强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分不开,现将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发挥每一位同志的潜能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我所一直处于人手少、人才素质不够高的状况,不能满足特检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经请示局领导,在两年前就制定了完整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在不同的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我所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缓解。
第一,加强在岗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关心员工的思想状况,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力,有什么问题及时疏导解决。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一经发现,在月工作会和全所员工大会上提醒大家注意,做到“一人感冒,全所服药”。基本做到每一位员工顺气舒心,全所气氛和谐,大家把工作真正看成自己的事,无偿地加班加点,没有一位同志提出公休。这从时间上保证了全年超大工作量的完成。
第二,加大在岗员工的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全年所内共举办各类培训讲座9次,参加国家和湖北省举办的各类执业资格培训50人次。通过这些培训,员工的专业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和处理复杂技术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第三,辞退文化水平较差的员工,实现人才队伍文化水平整体提升。2007年辞退了3名在所里干了多年的学历很低的检验辅助工。辞退难度大,但工作还是做下来了,和谐不是和稀泥,辞退打破了局部的和谐,但保证了大局和谐,这是有原则的和谐。
第四,输入新鲜血液,引进年轻技术人才。2006年和2007年我所共从高校分配1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在社会上招聘了3名专科生、1名中专生。这些人才的引进,增强了活力,优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全所人员平均年龄,形成了人才后备库,是我所前进的新生力量。我所计划2008年再从高校分配来两名本科生、1名专科生。
第五,合理使用人才,发挥每位员工的特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量发现和使用每位同志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了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所领导带头真抓实干不脱产,是我所的一个基本格局,有两名副所长兼任室主任,长期工作在检验第一线。强调中层干部的骨干作用,在下级面前要做到“说给你听,做给你看,带着你干”。
第六,重视非编员工工作,确保检验队伍稳定。非编人员占我所员工总数的近一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这部分人员,在政治上对在编员工和非编员工一视同仁,给所有非编员工交了社会统筹(含农村户口),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宜昌特种设备检验所最终的人才格局是:人才结构合理,平均年龄保持在40岁左右,数量和素质能保证特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编员工和非编员工共同存在,在编员工为主,非编员工补充;根据工作量的增减而聘辞非编员工作为调节。
二、加强基础建设,体现管理是生产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所由于这几年步子迈得较快,有些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管理上也有漏洞。所管理层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2007年开始狠抓基础建设工作,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
首先是规范档案管理。我所原来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归档、乱归档和延时归档现象严重,甚至发生重要检验技术资料丢失的严重事件。因此,我们通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在去年12月26日以高分一次性通过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规范管理A级认定。
其次是根据我所实际情况,在第四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修订出第五版质量体系,使之更符合我所管理的实际情况,适宜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很大提高。认真搞好内审和管理评审,对评审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强抓日常检验质量,定期监督抽查,降低一般性差错,杜绝事故性差错。提倡精准工作,不能“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重新梳理、修订、制订规章制度31个。管理是严肃的爱,管理要靠制度来实现。制度不像一枝花是用来供人观赏的,它是一把高悬的利剑。因此,对制度,首要的是克服执行困难的问题,执行难主要是看领导过不过硬。我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得到了执行。从所长到室主任凡违反规定的都要接受处罚,全年全所共有45人次受到处罚。
第四,创新和细化管理模式,让所有工作在严格的管理中有序运行。管理太细会降低效率而且不利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管理太粗又会出现疏漏而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我们在这两者间寻找到了合理的接合点,所长管什么,分管所长管理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大家已形成了默契。模式上的变化才会打破老套落后的禁锢。针对个别同志因工作忙常有忘记领导交办的事情的现象,我们就设计了“工作任务下达指令单”,上级对下级交办重要事情时,在指令单上对工作内容、完成要求、完成时间书写清楚,让承办人签收,不按期完成的,根据所里相关规定处罚,此办法实行后,忘事现象几乎杜绝了。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能,提高单位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也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我所人员较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
一是鼓励职工自学提高学历,定期购买书籍和光盘,以集中学习、开座谈会、看书、观看电影或录像等各种形式提高全所职工文化素质。
二是在全所倡导社会责任,提倡奉献精神。国家养育了我们,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群体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因此我们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不以个人私欲而存在,在坚持社会原则的情况下要懂得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引导全所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所职工的心,全所职工5月16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6000余元后,2008年5月19日,又自发向我所职工古军如同志在地震重灾区绵竹市观鱼镇的家人募捐钱物,共募捐现金6500元、衣物117件。5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预组织救援队赴川抗震救灾,我所有幸获得派出一台车和一名驾驶员赴川救灾的任务,全所人员反应强烈,纷纷报名赴川,包括部分女同志都要求去,但受名额的限制,最终由王恩洲同志担此重任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三是结合宜昌市质监局开展的“我学身边共产党员闪光点”活动,我所将此项活动拓展为“我学身边同志闪光点”活动,将全所每位同志身上的“闪光点”都总结出来,并在所网上公示,号召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是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每周双休日下午定点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运动,不定期开展游泳、登山、郊游、歌咏比赛等活动,让全所职工放松心情,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提高文化修养。通过开展文化建设,在全所范围内营造了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使全所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上。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开发展空间
思想有多大解放,事业就有多大发展。处理同一件事情,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想,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思想已深入到全所员工的心中。我们提供平台,鼓励员工交流讨论,让员工的思想发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升华出新的工作思路和美好的金点子。我们的员工思想活跃,充满活力,精神抖擞,绝大部分同志能代表特检所得心应手地独立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宜昌特种设备检验所发展到今天,作为所管理层,有时真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检验资源就那么多,要发展,靠什么,只有靠我们的脑袋,出点子,上项目。
去年,我们捕捉到了企业有声发射检测的需要,在宜昌市质监局杨局长的亲自指挥下,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考察、实验室试验论证、现场检测等漫长的过程,收到了10万元检验费。对这个项目,市局刘局长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果要等设备政府采购,今年上半年才能购回,机会早就丧失了。刘局长决定先从厂家把设备拿过来使用,我们深感领导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国内声发射无损检测主要用于压力器的检测,我们与三峡大学的教授们协作,大胆提出设想,经过试验后,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将此项技术应用于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我们已对葛洲坝电厂的10台起重专用吊具进行了检测,今年葛洲坝电厂还有20几台起重吊具和40几台压力容器要声发射检测,各化工企业的尿素合成塔和氨合成塔也要相继进行声发射检测,单此一项检测,就可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还根据检验需要,研制了便携式呼吸阀校验仪,一下解决了危化车呼吸阀检验的困难。
此项目获得了湖北省质监局科研项目经费补贴最高金额2万元,宜昌市质监局拔给了配套经费1万元。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尝了科研的甜头,看到了特检事业发展的空间,找到了特检事业发展的途径,那就是要科技兴检,科研兴所。而要上项目。上什么项目,就要靠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彻底打开思路。
宜昌特种设备检验所所目前发展似乎很顺利,但前途漫漫,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这门高危行业中,危机和风险时刻伴随着我们,对此,我们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以及切身体会。我们要牢记胡总书记的指示—“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宜昌市质监局党组的领导下,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化解压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