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二字,最能表达湖南人富民强省的心声;服务湖南崛起,把事业推上新高度,则是湖南检验检疫人的心愿。
“在湖南快速崛起的大潮中,湖南检验检疫局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力求以检验检疫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湖南富民强省把好关、服好务”,湖南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龙新平说。
近年来,湖南检验检疫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部署,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开拓进取,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创新检验监管方式,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实现了检验检疫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服务新型工业化
发展是第一要务。湖南检验检疫局把服务新型工业化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去年,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今年以来,又出台了服务重点进出口企业十项措施,对属于新型工业化支柱产业的企业加大了支持力度。
工程机械是湖南首个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产业,产品多属于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该局把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等,作为重点企业予以支持。对这些企业的出口产品,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采取过程监管和抽批检验方式,提供优先报检出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支持,大幅提升进出口验放效能。今年前11个月,检验的出口工程机械等达2.7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1.7倍,且80%以上的产品出口集中在几家重点企业。如今,随着分类管理的大范围实施,越来越多的重点企业享受到了更大的通关便利。绿色通道企业衡阳钢管厂今年出口无缝钢管47.9万吨、货值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8%和60%,该厂外贸负责人说:“今年出口大量增加,得益于湖南检验检疫局的支持”。
服务“三农”走质量之路
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柑橘产量全国第一,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二、外销量全国第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低、品种少,农产品出口量很小。
要将农业优势转变为产品出口优势,就必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走现代农业的道路。湖南检验检疫局率先在全国推行了出口果蔬基地备案等工作,发挥政策、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为建立上规模、上水平的出口基地提供了广泛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为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今年以来,该局与40个县级政府、196家出口企业签订了“政检企”三方合作备忘录,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在检验检疫系统率先建立了“政检企”三方合作模式,探索了一条政府、检验检疫和出口企业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质量安全管理新路子。
截至2008年11月底,湖南省注册果园和备案蔬菜出口基地总面积达27万亩,其中新增15.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出口新鲜果蔬15.4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鲜柑橘出口首次突破7万吨。新增茶叶备案基地40个,同比增长121%,在长沙县建立了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茶叶中绿茶和有机茶所占比例超过50%,打破了低价红茶一统天下的局面。
创新思路发展加工贸易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是加快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今年年初,湖南省政府出台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意见》中,包含了湖南局出台的多项支持措施,如对进料加工的出境货物品质检验费,按收费标准的70%计收;来料加工的入境货物不做品质检验,不收品质检验费;同时还适度放宽了首件检测、型式试验的审查条件;对试生产出口企业放宽了注册许可的前置条件,这些措施为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与此同时,该局还以推进直通放行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内陆特点的“集中监装、产区验放、直接报关”的模式:在郴州公路口岸建设湖南省供港澳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为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提供平台;推行出口烟花爆竹集中监装放行的检验监管模式,在浏阳、醴陵设立了4个出口烟花爆竹集装箱集中监装场,开展出口烟花爆竹监装封箱的试点工作。
全力保障外贸正常秩序
2008年初,湖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湖南检验检疫局除了开展积极自救外,还对口岸验放做到了“三个确保”:确保口岸24小时畅通、确保进出口商品随报随检、确保人员安全。冰冻最严重的1月13日至2月2日,该局共检验出口商品3454批、货值1.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69%,把灾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后,该局积极参与重建工作,及时派员分赴湖南省各地,指导灾害中损失过亿元的出口基地和加工企业重建和恢复出口,重建中注重把恢复建设与高起点规划、改善生产条件和疫情防控等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6月,湖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洪灾,进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该局再次启动应急机制,在受灾比较严重的永州等地区,采取检验人员与企业的一对一联系制度,简化手续、加快验放速度;灾区港口分支机构启用船等查验工具,确保了外贸进出口的正常进行。
服务湖南发展带动自身发展
经济越发展、外向程度越高,对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就越高。随着湖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湖南检验检疫事业也在不断增长的把关服务压力任务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检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该局技术中心检测项目已达968个。检验检测优势得到继续加强,传统的农药残留、花炮、茶叶、陶瓷和杂交稻种等检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该局参加了由FA?鄄PAS(英国)、CNCA、CNAS组织的19项能力验证实验,均顺利通过。花炮检测中心被正式列入欧盟CHAF项目参与方,跻身国际一流实验室行列。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实施电子监管的企业达414家;长沙、张家界等机场口岸均实现一机两屏查验模式;国际邮件实现X光机查验。
今年年初,该局连续组织了10场由出口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和市州政府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充分展示了湖南检验检疫局的新环境、新面貌、新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湖南检验检疫部门服务湖南富民强省的工作,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检验检疫与地方的科研合作已经起步;由地方财政出资招聘协检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检验检疫的人员压力;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在各市州的支持下已经起步;各地方对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今年,湖南省没有分支机构的市州几乎都向湖南检验检疫局提出了设立机构的申请。
当前,湖南检验检疫系统干部职工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聚精会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全力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