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消息 从今年12月10日开始,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12月8日,卫生部等9部门在北京召开了2008年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
据介绍,专项整治行动为期4个月,将分为3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从2008年12月10日到2009年1月10日,主要是组织食品行业开展自查自纠。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要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销售单位以及餐饮经营单位立即停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各执法部门将通过明察暗访、产品抽检和举报线索摸排等方式,全面梳理排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第二阶段从2009年1月11日到3月10日,开展全面清理整顿。各执法部门将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开展突击检查行动,追溯非法添加物源头,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及相关人员责任。第三阶段从2009年3月11日到4月10日,任务是巩固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清除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对仍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重处理。
同时,我国将向社会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以便广大群众举报违法行为线索。
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介绍,根据以往发生过的情况,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的9部门提出了这份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各地质检部门将结合清单,将那些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高风险食品,如肉制品、乳制品、酿造食品和蛋白含量高的食品等作为整治的重点。蒲长城说,质检部门不仅要关注以前整治过的高风险问题,如吊白块、苏丹红、工业染料等非食用物质添加等,还要调查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新情况、新动态,坚决杜绝三聚氰胺污染乳制品这样的系统性问题。蒲长城指出,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是整治的重点对象。
据悉,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9部门联合组成全国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