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关于完善检验检疫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在2008年质检工作研讨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要在加强宏观管理上深入思考”的要求,是从质检系统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的重要课题。分支局作为宏观管理和具体执行的结合点,可以从工作实践和对本系统改革发展的思考,为上级局提供一些素材和建议。

  完善检验检疫宏观管理,应该重视调研和规划,抓好发展战略研究,制订好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

  总局强调,抓宏观管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抓战略和规划,二是抓研究和分析,三是抓措施和落实,并提出开展一个深度的课题研究,举行一次务虚或经验交流会等要求。从2002年开始,无锡局坚持每年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召开下一年度工作研讨会,并提前1到2个月列出事关改革发展课题,由党组成员和相关科室一起研究,形成专题材料,花2~3天时间集中研讨,再根据总局、省局年度工作报告修改后汇编定稿,成为一年工作的纲领。在中期规划的研讨方面,无锡局曾制订过2004~2006年三年加速发展行动计划,经过多年的实践,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完善检验检疫宏观管理,应该观察、实践和正确处理提速增效和严密监管的关系,建立检验监管长效管理机制。

  首先,我们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比较习惯于受理企业的主动报检,在实施具体的检验检疫行为中实现快速验放,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正常的检验放行上,但实际上只占进出口产品总量1~2%的守法信誉差,质量管理薄弱的生产经营企业,才是造成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的隐患,我们对这部分企业和产品的侦查、防范方面投入的力量太少,在应对违法行为的对策能力上也相对薄弱。

  其次,全国范围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只有把这种有效的行政措施转入制度化和常态化,才能巩固整治成果,进一步发挥质量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和威慑力。逐步把以产品为单元的监管方式向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方式转化,从具体的产品质量监管向从整体上实施产品质量监管转化,并明确落实企业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主体地位。要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必须解决好这些占总量1~2%的企业和产品,执行中要实现好“三个同步”:一是转变监管方式与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同步。二是政府简政与社会诚信建设同步。三是快速核放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步。强化对检验检疫违法对策的研究,实现专项整治常效化。

  完善检验检疫宏观管理,应该主动关注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拓展检验检疫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空间。

  一是要谋划好行政布局,巩固和提升检验检疫的地位。要紧盯本地区口岸建设、特殊监管区建设和产业布局变化,超前谋划、随时跟进,合理配置资源,以办事处为基本管理单位实施集约管理。一般来说,要化3年才能培育好一个办事处、3~5年才能培育一个技术机构。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构架好检验检疫行政布局,提高综合实力。

  二是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强技术能力建设。过去,我们的技术能力建设较多地与《种类表》挂钩,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在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光伏及其他新能源产品、医疗健身器械等,加上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授权生产并销售,已成为进出口商品的主导。在这些领域,我们的检验技术能力明显滞后。从长远看,《种类表》和3C认证目录都将是动态的,进口品牌商品的概念也会有新的理解,而检测技术能力的建设又周期较长,因此,我们检验检疫的政府实验室建设应超前研究,加大力度,并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为进出口法定检验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成为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检测平台。

  三是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进程,探索服务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在目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形势下,要积极研究在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的同时,如何把大部分出口商品的检验转化为进口国的预检验,帮助企业跨越国际技术壁垒,促进中国出口商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检验检疫技术资源,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把境外的检测、鉴定、认证业务转移到国内,积极开展国际质量技术服务,开拓国际技术服务外包市场。要通过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合资、互认等途径,迅速提升自身的检测技术能力,壮大经济实力,提升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知名度,培育自主品牌,实现“合作是为了超载”的目标。

  完善检验检疫宏观管理,应该按照政事、政企分开的原则,帮助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促进发展。

  完善法人治理架构。要强化企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意识,在产权明晰、经营自主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的企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

  引入干部职务聘任制和员工聘用制为主体的人力资源使用管理模式。行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建立起以技术能力、工作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用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赏罚分明的评价考核体系,吸引社会高端技术人才,留住有用人才,不断激发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二级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财务工作制度,建立适应企事业单位运行规律的二级预算管理制度。使企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更加规范,在提升企事业单位自我监管水平的前提下,保障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收支预算平衡,下放企事业单位的事权,逐步使局财务处对企事业单位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以指导、监督、检查为主的二级管理。

作者:周传铭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