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汽车改装“松绑”不等于解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上月,第七届中国国际改装汽车展览会在福州落幕,这是国家汽车改装政策放宽后的首个车展,CUSCO、HKC、KINGPOWER、G-FORCE、厦门景波、广东车美士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改装产品大出风头。改装汽车,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内容放宽手续简便

  10月1日实施的新版《机动车登记规定》放宽了对汽车改装的限制。以前,汽车改装前要填写机动车变更登记申请表,向所在地车管所递交机动车所有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及复印件、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等一系列证件。车管所在受理之日起三日内,查验并收存机动车档案,确认机动车,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改装。而改装后还需去车管所重新登记相关改动信息。改装造成车体外观变化的,还需要重新拍照、打印新行驶证。“过去要改装一部车是前置审批,变更手续很烦琐和麻烦,因此很多车主只得私下对车辆改装,一到年检时再想办法把车改回原样。”北京一家改装技术员告诉记者。

  而自10月1日起,新版《机动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改装内容上有所放宽,且手续更为便捷。根据规定,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自行加装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前后防撞装置;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机动车增加车内装饰等不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汽车改装内容涉及“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因质量问题更换整车的”,在改装后10日内向车辆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即可。且车管所须在受理当日为车主办理相关手续,包括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变更事项,收回行驶证,重新核发新行驶证。这意味着车主不用再为改装车的年检和上牌担忧了,而且会省去登记方面的很多麻烦。

  改装行业前景诱人

  手续简便了,肯定会涌现出很多改装发烧友,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汽车美容店已经盯上了改装产业。许多汽车维修店、美容店都在店里停放着时尚、酷味十足的改装车,且还推出改装套餐。有的特别把门面广告中的“改装”二字写得非常醒目,以吸引顾客。

  有专家认为,从开车到玩车,这种观念的改变,加上国家政策的放宽,我国改装行业将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一项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汽车改装行业产值为5亿元,2006年上升至10亿元,2007年达到15亿元,2008年已经达到25亿元。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预测,到2012年我国改装行业产值将超过200亿元。美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主席吉米科兹曾预言,中国改装车市场潜力巨大,一旦政策放宽,将给中国改装车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能会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

  耍酷同时勿忘安全环保

  据称,不少车主都有改装的想法。从10月1日起机动车改装方面的限制有所“松动”。但是,业内专家提醒改装者,在追求个性、夸张的同时,也应考虑安全、节能和环保。

  专家指出,汽车的关键部位不要擅自改装。如不要擅自改动方向盘,据了解,汽车方向盘是汽车生产厂商根据自己汽车的设计思路来定的,它关系到汽车的操控性。换掉了原有方向盘,如果车辆遇到交通事故而造成驾驶员伤害的,厂商是不负责任的。又如改装后的车内顶部吊物不宜过长、过大、过重,后挡风玻璃上的饰物不能影响倒车视线等。

  很多改装车爱好者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并没有兼顾到节能环保。改装后的汽车油耗和噪声会有所增加,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一些汽车改装爱好者喜欢将轮胎换成宽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但是如果轮胎胎面宽度过宽的话,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更大,汽车的油耗就会相应上升。另外,在选择改装材料时也应当注重环保,尤其是内饰改装材料,避免对车内驾乘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松绑”不等于解禁

  改装车虽然已经“松绑”,但是并不意味着可随意的将汽车改头换面。北京天通苑某4S点维修人员告诉记者,新规定只是放宽了汽车改装的内容,简化了程序,并不等于可以随便将普通车改成越野车。比如改色,像消防车、警车等专用的车色不经有关部门批准是不能使用的。另外,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改引擎盖等威胁到行车安全的部分,都不在允许改装的范围之内。

  新政策中明确规定“改变机动车的品牌、型号和发动机型号的,但经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选装的发动机除外;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外形和有关技术数据的,但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等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变更登记。还指出:“属于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的,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新规定中强调:机动车喷涂、粘贴标志或者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的将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这说明,合法改装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链 接

  车辆改装的误区

  1.认为配件越贵越好:在进行汽车改装时一味求贵,认为“便宜无好货”。

  2.一味追求外观视觉冲击力:为了使汽车的外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加装大口径排气管、尾翼等配件,这样安装极其错误,尤其对于小排量的车来说,不仅会影响速度,而且会导致汽车单向平衡,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3.一味强调隔音效果:在追求汽车的隔音效果时,以为“静音”可以做到极致,甚至不希望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如果驾驶者听不到来自道路和动力系统的声音,就会失去对路况和车况的相关信息,影响行车安全。

  4.偏爱多功能音响:有些车主认为,汽车音响的辅助设施(如无线遥控、多碟转换器等)越多越好,其实不然,音响的主机才是决定音效质量的关键,喇叭、分音扩大器、音箱等是音效好的重要条件,其他的辅助设施对实际音效并无多大影响。

作者:王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