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秋点兵,赛场试剑锋。日前,在杭州,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岗位技术大练兵的“集结号”准时吹响。百余名来自系统内12个分支局的业务精英迅速奔赴指定的比赛场地。浙江检验检疫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选手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次岗位技能比武的大幕就此拉开。
实战:放大每一个细节
“实战竞赛真正挑战了我们的业务能力,把我们的知识掌握和操作水平,就像一面放大镜一样呈现出来。”参赛选手摩拳擦掌,希望把自己平时所学展现出来,达到“以武会友、互相学习”的目的。
本次岗位技能竞赛分为卫生注册评审员、检务计费、卫生检疫、食品化妆品检验监管、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化学检测六个岗位。大部分岗位的竞赛都分理论和实战两部分。最后两部分相加,得分最高者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实战放大的是每一个细节。在卫检岗位的个人安全防护操作比赛中,设计了对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工作的场景,要求选手在现场提供的众多防护用品中,选择正确的防护用品,动作娴熟地穿戴整齐,又依次脱卸。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其实难度不小,其中穿、脱的顺序都有很大的讲究。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穿、脱防护服,很容易污染了干净的衣物,不仅起不到防护的效果,反而扩大了自身污染范围。
检务计费岗位要求选手在电脑上人工添加检验检疫计收费项目,并统计在各种条件下的不同收费项目、不同产品的收费金额。这其中的奥妙也不少,因为这些需要人工添加的项目平时都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不过计收费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计算机发生故障不能自动生成时,计费人员也要能够手工操作,例如,农产品要减免收费等政策就需要检务人员了然于胸。
选手:更加成熟自信了
来自舟山局的邵宏宏是个“新兵”,她硕士毕业后,就一直在舟山检验检疫局从事实验室检测工作。“真没想到这次自己会拿第一名!说实话,由于我所学专业和实际从事的工作并不完全对口,我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突出成绩,所以一直对自己的工作不够有信心。但这次出乎意料的好成绩,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我相信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像这次比赛一样做到最好!”邵宏宏说。
来自台州局、获得检务计费岗位第一名的杜锦茹已经在检务计费岗位上工作了12年。谈起竞赛,依旧可以感受到她的兴奋和自信。她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竞赛,对比行业中的高手,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次竞赛内容囊括了几乎所有产品的计收费项目,经过这次竞赛,我的计收费能力上了很大的一个台阶,可以说具备了各种复杂条件的应对能力。”
“从这次竞赛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还需要更努力地学习!”来自杭州局的陈浩,虽然只在食品检验岗位上工作了5年,但凭借着平时在专业领域广阔的视野和用心的积累,在食品化妆品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成效:充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从专项整治到岗位练兵,从实战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战。举办这次全省岗位技能竞赛是浙江局“爱岗敬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在全省系统内充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作为一次业务能力的大检阅,不仅仅是年轻选手,连老将们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来自温州局的刘峰,如愿以偿地把卫生检疫岗位的冠军称号收入囊中。刘峰在卫检岗位上可以算得上是“老兵”了,199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同场竞技的不少选手还是他的学生。刘峰告诉记者,业务操作上他不担心,因为平时接触的多,都已烂熟于心;不过,在基础知识上,为了弥补年纪大记忆力偏差的劣势,他利用晚上和休息日的时间好好补习了一下。“在竞赛前的那段时间,我每天看复习材料到凌晨一两点,双休日更是泡在局里,一看就是一整天,中午一碗方便面就打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恶补,让他理清了许多原本有些模糊的概念,真正做到了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齐头并进。
除了对业务能力进行检阅外,本次岗位技能竞赛更是一次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积极探索。浙江局人事处本次竞赛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次竞赛中,30多岁的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涌现了出来,他们大多成绩突出,学历高,能够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挑大梁,浙江检验检疫系统的人才梯队建设正在逐渐成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