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环境的价值重视起来,也开始不再将解决环境问题仅仅看作是国家的权力与责任,而逐渐将公民环境权概念提上议事日程。
和多数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上市前遭遇一样,江苏省最大的造纸企业金东纸业在上市环保核查公示期间,引来6家环保组织反对,其中不乏国际环保组织的身影。在某国际环保组织的精心策划下,它们“一致”认为:“金东纸业及其关联企业近年有8起环境违法违规记录,建议环保部慎重考量、谨慎处理并考虑暂缓批准金东纸业上市环保核查。”(9月5日人民网 )
但是,一位环保记者协会理事指出,如果按照他们的标准,中国的造纸工业或将全军覆没,中国的水电开发将举步维艰,更加依赖被西方全面掌控运输通道的石油……,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他们要的是其代理人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中国造纸协会秘书长赵伟也说,如果说金东纸业有什么环保不利的话,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就可能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做到了。
由此,背后的利益纠葛复杂性得到显现,进一步说,这种纠葛已经关乎话语权问题,关系中国企业的整体大局。正如新闻指出的那样,环保认证体系就是经济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不能被国外控制。
那么,在当下国外某些组织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以为,种种复杂现象的背后与我国公众环境参与权的缺失有关。假如,我国公众在环境问题上有较大发言权而不是任由国外某些组织掌控舆论甚至是垄断舆论,事情恐怕就是另一种景象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环境危机加剧,全球环保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公众参与极大地推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已从个别国家的实践发展为公认的环境法准则。尽管我国有较多的环保宣传,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每年也例行开展一些群众性环保活动,然而,有许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对社会及公众的认识产生影响力,致使社会上一些人对环保问题麻木不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错误思想。这种状况不改变,不用说中国为世界的环保能做多少贡献,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
享有一个舒适、清洁、不受污染侵害的环境应当是每个人都均等享有的权利,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将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来是应当容易达成共识的。公民参与环境治理获得应有法律地位的前提,在于人们首先要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非货币的资本。有了环保意识,一些即使花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以不花钱也能解决了。同时,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一股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它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起着重要的监督、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公民参与环境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文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环境的价值重视起来,也开始不再将解决环境问题仅仅看作是国家的权力与责任,而逐渐将公民环境权概念提上议事日程。但提出和落实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人们尽管常说“污染一条河只需一亿元,治理一条河则需要一百亿”,而丝毫没有影响人们污染的步伐一样,笔者担心,赋予公民环境参与的权利还会遇到不少阻力。
但是,当我们正视国外某些组织对环保话语垄断的时候,看到他们对国内企业设置的种种屏障时,就应该明白让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就应知晓公民环境权的意义。
讨论环保认证体系就是经济话语权,认同话语权不能由某些国外组织控制容易,但是我们不能被这种认同遮蔽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和环境权难以实现的症结。在笔者看来,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离开一个问题去谈论另一个问题,恐怕都找不到解决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