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对推动蜂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GB/T 21528-2008)国家标准自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继《蜂蜜》国家标准在2006年实施后,国家标准委再次出台的有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家标准。有关人士高度评价该项国标的出台,指出,它首次将标准化管理体系纳入养蜂领域,填补了蜂产品原料生产管理标准的空白,体现了国家在蜂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标本兼治思想,是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将对中国蜂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将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蜂产品的保健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然而,由于市场潜力巨大而行业门槛不高,涌入蜂产品市场的企业数以千计,产品参差不齐,以假充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企业或不规范生产,或假冒名牌产品,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和健康发展,也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专家指出,蜂产品质量的问题,一方面与养蜂业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及蜂产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缺乏国家相关标准有关,只有将蜂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到国家层面上来,才有望提高蜂产品的质量。

  《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涉及了所有蜂产品的原料生产环节,对养蜂生产的组织化管理、设施和机具、工作环境、生产过程、记录和档案管理、标志和可追溯性,以及蜜蜂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和交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蜂产品生产管理的国家标准出台,是从源头上确保蜜蜂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军表示,“这也是对行业内的规范生产企业和名牌企业的保护,对促进中国蜂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引起业界注目的是《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所确立的“可追溯性体系”,即要求生产管理全过程都要有真实、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的记录,并确保3年内记录的可追溯性,以使潜在不安全蜜蜂产品能够处置或召回,确保能够从交付的蜜蜂产品追溯到蜂产品生产源头。业内人士对此评价说,这样的规定,对具有完整安全生产体系的蜂产品企业是求之不得,而对行业内那些缺乏质量保障的小企业等,则可能是灭顶之灾。

  以蜂产品的上游来说,养蜂基地是蜂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因此,确保蜂产品质量,必须从首道工序开始抓起。近年来,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养蜂人培育的蜜蜂产量不断提升,可蜂蜜和蜂王浆等蜂产品的质量却不断下降。不少企业认为,要规范蜂产品生产,提升蜂产品质量,不少养蜂基地的蜂种都必须更换。

  在近日于南京举办的有全国各地100多家蜂产品生产企业、养蜂合作社、蜂产品协会负责人参加的《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培训班上,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表示,培训的目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把这项国家标准传达到每一名养蜂人、每一家蜂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市场,让广大消费者直接受益。“《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从原料、生产源头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蜂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纯净安全的蜜蜂产品将增多,那些伪劣掺假、无保健价值的蜂产品将退出市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将得到进一步保障。”陈红军的看法也是业界的共识。

  提高我国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蜂产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还有很长要走。业内人士指出,《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出台的意义不只是改变了生产企业的行为规范,它对蜂产品整个产业链都会带来深远影响。对于蜂产品上游来说,它将提高养蜂技术水平,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蜂产品市场来说,将有助于改变市场竞争无序、拼打价格战的混乱格局,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出口贸易。而最终,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作者:熊宇檀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