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区域工程师这个称呼吗?在官方一系列有关技术职务的称呼中,你找不到区域工程师的排序。但在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厂中小型车间(以下简称中小型车间),如果你拥有区域工程师“头衔”,你就会备受员工的尊敬。
到今年8月,章建华担任区域工程师已经整整3年了,在此之前,他是中小型车间职能组电气维修岗位的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全车间的电气设备维修。2005年8月,中小型车间进行改革,推行了“区域化”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原来的职能组,将职能组技术人员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划分到各个作业区,担当区域工程师的职务,章建华被划分到轧钢作业区担任区域工程师,负责这个区的设备改造等技术工作。当时,像章建华这样由技术人员转为区域工程师的人数有11人。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针对当时生产任务不断攀升的现实,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小型车间一位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他们当时进行设备管理改革的初衷。
2005年8月以前,在设备管理上,原有的体制是工段和职能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哪个工段设备出现问题,职能组派技术人员去维修,有时一个技术人员为了维修一台设备要协调好几个工段上的工作。比如某工段设备需要维修,职能组的技术人员到达后,除了维修设备,还要协调好这个生产工段、维修工段上的人员来配合维修工作。
“这样以来,就会出现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设备及生产问题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整改;同时由于责任不明确,生产工段、维修工段、职能组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中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车间这位负责人说:“为此,我们在车间推行了‘区域化’的管理模式,目的是减少管理层次,使车间各专业主任能直接管理到作业区乃至班组,保证各区域、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
具体地说,设备区域化管理,就是按照“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把设备管理岗位的职能要求分解成不同的作业区,与各生产岗位的区域相对应,原来的工段、职能组人员按照专业、岗位对口原则也分到不同的作业区,负责本区域设备的维护和点检工作。作业区设有作业长,负责作业区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能组技术人员划分到各个作业区担当区域工程师,负责设备改造等技术工作。
原来的格局变了,标准也随之变化。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车间制定了作业区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及考核制度等,改变了以往维修工对车间所有设备都负责,维护不到位、点检不细的现象。如机械轧线作业区只负责轧线机械设备的点检维修工作;电气轧线作业区只负责轧线电气设备的点检维修工作。
区域化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各个区域人员的分工更加精细,职责更加清晰。同以前相比,由于现在每个作业区的区域工程师都有了“画地为牢”的管理范围,设备出现了问题,不必要再“满车间跑了”。而在此之前,章建华就是“万金油”,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设备都能维修,但就是“不出活”,难以达到精确细致的专业水平。
“现在,我专注这项工作,不仅减轻了工作量,对发生的问题可以一目了然,而且又提高了设备点检维修质量,增强了各区域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章建华说。
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地生根,中小型车间还出台跟进了一些配套措施。如在每个区域,既有区域维修人员进行点检维修,还有维修值班作业区人员的动态和静态点检制度,。
谈到区域工程师这个角色变换带来的效益,章建华举例说,今年上半年,中小型车间在人员大幅度分流减员的情况下,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设备故障停机率明显减少,推动了生产指标的不断攀升。今年1~7月份,中小型车间比去年同期多生产钢材9万多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跨入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