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国企业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奥运举重器材历史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8月9日,中国运动员陈燮霞摘得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在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背后,中国制造的比赛器械也在同世界强手进行着默默地比拼。

  也许有人注意到,陈燮霞举起的杠铃上,印有红双喜的品牌字样。同这家国产品牌一起跻身奥运会举重赛场的,还有河北泊头市的张孔杠铃。它们进入奥运会赛场,意味着我国首次打破了日本企业长达6届垄断奥运会举重器材的历史。

  7月中旬,河北泊头市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专用比赛杠铃运抵奥运赛场。这样一个仅有40余名员工的小企业,为什么产品能在与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我们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是张孔杠铃登上奥运赛场的关键!”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张志国给出了答案。

  创建于1983年的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起步于家庭作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仍是仅有40余名员工的小企业。这样一个小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资金实力上,都无法和一些国内外大型企业相比。但在强手林立的国际体育器材行业,张孔杠铃抓住质量这个核心,以“质量追求无尽头”的理念,最终让张孔杠铃成功走上了奥运赛场。

  细节决定成败。在沧州市、泊头市质监部门的帮助下,张孔杠铃公司注重从细微之处抓产品质量。公司从创建开始,就在当地质监部门帮助下,制定了杠铃的企业标准,后又执行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为确保量值的准确,质监部门坚持为企业检定与修理称重天平,使其重量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对所用的材料进行检验,从源头把关。此外,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多次对张孔杠铃进行质量检测和技术指导。这些都为杠铃过硬的品质提供了保障。

  据张志国介绍,尽管张孔杠铃已经获得了国际举联认证,并在2006年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2006年地中海举重锦标赛和2007年亚洲举重锦标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脚,但想加入奥运会器材供应商的队伍绝非易事。举重杠铃看起来“傻大粗笨”,但制造过程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误差要控制在万分之几,稍有误差都会破坏平衡,影响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杠铃由杠铃杆、杠铃片和卡箍三部分组成。杠铃杆的弹性、转动量、曲直和杆身花纹的粗细等都十分关键。弹性不好,不利于运动员发力,还有可能弄伤锁骨;转动量太小,极易导致运动员手臂骨折,太大则易脱手;即使有肉眼看不出的轻微弯曲都将破坏杠铃平衡;杆身花纹太深,容易刺破手,太浅导致杆身光滑会造成脱手。

  为抓好产品质量细节,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对于运动员以前反映的杆身花纹太深刺手的问题,专门请人制作了新刀具,设计了新花纹,独创了45度的滚花,结束了过去整个行业里仅有60度、30度两种滚花的历史。不但外观更好了,而且提高了运动员的抓力,还避免了花纹对运动员双手的伤害。经过多次改进,张孔杠铃公司解决了产品卡箍不紧、影响平衡、增加训练和比赛时器械安装时间的问题。

  举重台上的油漆面很亮,减小了台面摩擦力,杠铃受力后容易发生移动,这是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该公司直接找到油漆厂家,专门调制新产品,达到了即使表面再亮也不会滑移的效果。如今,外观看上去笨粗的张孔杠铃,历经不断改进、更新,一根张孔杠铃杆已拥有8项国家专利。

  依靠过硬的质量,张孔公司生产的杠铃及举重台等产品,已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80%,产品出口到意大利、加拿大、智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上,一些参赛的运动员称,张孔杠铃丝毫不比国际一流产品逊色,甚至比国外产品还要好。

  “我们的产品将以质量求发展,继续加强与国际举联、亚洲举联和各国举重协会的合作,力争把张孔杠铃摆上世界每次举重大赛的赛场。”张志国踌躇满志地说。
作者:佚名 来源:标准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