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理论让“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成为当下许多国内企业坚守的信条。说起细节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都能够头头是道、有板有眼,但是当他们被问到“究竟什么是细节”以及“细节存在于哪里”这样的实践性问题时,他们往往给不出明晰而科学的答案。这表明,中国的许多企业至今尚未吃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而在实践上,这一不知“细节”为何物的细节,恰恰成了其市场生存的一大败笔。
精细化管理进入中国企业家的语境,更多成了一种企业理想形态的表述,他们习惯于用一些概括性很强的词句来阐释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比如,有人用精、准、细、严4个字归纳这种管理科学的全部。而进一步做分解描述时,又喜欢使用一些形容词:精是做精,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细是细化,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看上去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但实质上往往会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触及不到本质。
我们看到,上述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根本没有提及“细节”的实践指向,“精、准、细、严”的分解只不过是在解一道语言方程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列等式之前,我们的企业家们都想当然地把“细节”当成了一个不需追究的“常数”——谁不知道“细节”,它就在它本该在的地方。
的确,细节就在它该在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常数”,它究竟是多少,这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追究一番。或许下面这个例子对如何理解“细节”这个“常数”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由于产品质量高、信誉好,台湾一家自行车企业接到的订单不断增加。每增加一份订单,都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挑战。这时,精细化管理便开始大显身手了,这家企业把工序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寻找提高效率的可能性,比如,在焊接车间,该企业通过流程改善、调整物品放置,使焊接工人原本需要走5米取材的距离缩短为3米。少走两米,这对于一般人而言似乎无关紧要,但对于焊接工人来说却意味着每天可以多完成几个焊接,而多完成的这几个焊接对于环环相扣的整个生产工序来说,则是具有巨大拉动和推进作用的。
其实,“少走两米”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它最终提高了多少效率,而在于“少走两米”作为一个细节能够被发现——如果精细化管理需要用一个含有“常数”的等式来表述,那么台湾这家企业在其焊接车间为工人减掉的这“两米”,便是其中的“常数”之一。
必须承认,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比较短,中国企业在发展时间和能力积累上都要落后于欧美、日本甚至是台湾的一些企业,这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对于一些制造型企业来说,交货拖期、库存资金的大量占压、产品质量不稳定、有订单但又做不出来、生产系统效率低等等不良现象,既是企业管理不成熟、不科学的外在表现,同时也已成为阻碍其生存和发展的致命因素。因此,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入5S、精益生产管理与生产流程再造加强生产管理的过程控制、提高制造系统的灵活性、合理布局生产系统运行过程,提升企业市场反应速度,以整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就成为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必然之举。当然,在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好细节工作,而这个“细节”不止于本文“少走两米”这样的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