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牌的质量观,就没有金牌的产品。当前,质量已经走上了经济发展舞台的中心。无论从国际质量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质量发展趋势,以及从未来质量发展的趋势看,大质量的概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认同。质量正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关注点,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对质量的管理,也将不再局限于技术和操作层面,而是更加关注如何从战略层面上重视质量,以获得持久的成功。
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质量的发展趋势,切实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和质量管理的创新,国务院参事、著名质量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向记者特别指出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创新方式——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郎志正向记者介绍,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中央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预防为主”的指示精神,国务院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设“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要求而建设的监管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对产品质量实施真实可追溯监管的科学创新。
对消费者来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所包含的产品详细信息,一目了然,真实可靠。通过查询电子监管码,消费者即可快捷了解产品质量信息,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市场来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保证优质产品在市场流通,打击假冒伪劣的有效举措,这不仅为营造良好市场秩序提供了帮助,更净化了市场,优化了消费环境。对企业来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建设有利于生产企业及时掌握产品营销信息,快速发现产品假冒行为,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规范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经销企业透明进货渠道,确保合格产品进店门,提高索证索票效率,促进和提高企业信誉度,扩大企业销售量;对企业推动名牌战略、品牌战略实施有力保护。对政府来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赋予了政府对企业和市场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及时掌握出现问题或漏洞的环节,迅速采取执法行动,对问题产品实施有效追溯和召回,从而也为政府提高自身监管工作质量,建设服务型政府形成了积极推动。
郎志正特别指出,决策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数据能够为决策服务。目前,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这个国家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无缝网络、可支持数百万家企业的数千万亿件产品的超大型网络系统和专业化的客户服务中心。自2005年4月开始,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在河北省试点成功,之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广大企业、消费者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截至2008年6月30日12时,入网企业已达58465家,累计22.5亿件产品实现了赋码激活上市,通过监管网举报涉假信息781起,并及时予以了查处。
郎志正强调,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作为一项新型的产品监管措施,其重要标识“电子监管码”随赋码方式不同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不同,分别为直接在产品上贴标,赋码成本实际不超过0.02元;将监管码直接喷印在产品纸制标签上,赋码成本在综合了人工成本、折旧及损耗等成本后为0.001元至0.002元;将监管码直接印刷在产品的塑料包装上,赋码核算成本不超过0.005元。
郎志正认为,电子监管码对企业赋码之初可能增加的生产成本,企业应该可以接受。此种生产成本的增加,必将随着电子监管网对企业产品生产从产量到质量的最有效控制,帮助企业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管理效果而相对降低,最终为企业产品质量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